马丁·海德格尔(1889-1976),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王庆节,哲学博士。曾在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历史哲学系任助理教授;奥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哲学系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有当代欧陆哲学、海德格尔哲学、解释学、知识论、东西方比较哲学、伦理学、德国哲学等等。
本书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之一。海德格尔在本书中把“存在的问题”当作形而上学的基本主题来进行追问,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在”,而不是“在者”。为此,他追溯了“在”的语法和语源,并从历史的角度对各种哲学流派进行了研讨。
【按语:原为1935年弗莱堡大学夏季学期讲义的《形而上学导论(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1935/1953)》或许在海德格尔著作中居于某种枢纽的位置:一方面,早期的《存在与时间》、《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提出和探讨的“存在问题(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形而上学导...
评分哲学的真正任务是一种追问,是我们不知的那个东西,是我们若对之有真知,即对之作为任务而知,那就始终只有我们以追问的方式去知的那个东西。(209)能够追问的意思是:能够等待,甚至等待一辈子。形而上学(μετά τα φυσικά)的本义就是问出在者之外去。只有诗...
评分【按语:原为1935年弗莱堡大学夏季学期讲义的《形而上学导论(Einführung in die Metaphysik,1935/1953)》或许在海德格尔著作中居于某种枢纽的位置:一方面,早期的《存在与时间》、《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提出和探讨的“存在问题(即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在《形而上学导...
评分海德格尔一辈子都在研究形而上学,这本书是他的一份1935年费莱堡大学夏季学期中四次讲座的演讲讲义,语言轻松却不好懂。以下内容为一刷总结: 第一章 海德格尔讨论了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及其语言学基础:为何在者在而不在者反倒不在,论证了哲学之意义不在于指导科学也不在于引...
评分还是想要一本精装本。读来很有意思。
评分思想、存在、显象、变易和应当。 存在不应与存在者混淆。 历史性的亲在会使存在走上三叉口。 真正的存在应该是发问。
评分海德格尔入门书,新译本甚好!把Unheimlichkeit译成莽劲森然。。虽说别扭,但也不好说错。。
评分译本终于能读了
评分译本终于能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