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約翰·伯格 外國文學 小說 英國 英國文學 文學 藝術 藝術評論
发表于2024-12-26
我們在此相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編輯推薦
1.約翰•伯格最深情的告白之書。本書是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傢、藝術評論傢、公共知識分子約翰•伯格的自傳式小說,一部記憶之書、死亡之書、愛之書、成長之書,一部深沉無悔的告解。這本書引領我們在生者與死者的相遇中穿越歐洲,從裏斯本,到日內瓦,到剋拉科夫、伊斯靈頓、馬德裏、波蘭……
2.和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一樣美麗的地誌學書寫。約翰•伯格以精彩絕倫的想象力,賦予現代城市以個人化印記和魔幻氣息,最私密的寫作和最徹底的虛構,卻仿佛寫齣瞭每個人心中最真實的情感。
內容簡介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傢、藝評傢、公共知識分子約翰•伯格的自傳性小說;一部記憶之書、死亡之書、愛之書、成長之書,一部深沉無悔的告解。
這不是一本傳統的小說、迴憶錄、散文或傳記,而是一種混雜瞭這些文體的嶄新文類,即NewStatesman所謂的“未來的文類”:“是虛構,但非傳統小說;是作者的第一人稱,但非迴憶錄;是在時間與空間中自由穿梭的描述,但又始終是立足於當下;是一篇無悔的告解,也是對感知與情感的深刻挖掘。”
名人推薦
我尊崇並熱愛約翰•伯格的作品。他為世間真正重要之事寫作,而非隨性所至。在當代英語作傢中,我奉他為翹楚;自勞倫斯以來,再無人像伯格這般關注感覺世界,並賦之以良心的緊迫性。他是一位傑齣的藝術傢與思想者。論詩意,他或許稍遜勞倫斯;但他更機敏、更關注公共價值,風度氣節亦勝一籌。他是一位傑齣的藝術傢與思想者。
——蘇珊•桑塔格
他不倦的窺探並非僅僅指嚮攝影與繪畫,而是“觀看”的詭譎。在我們可能涉及的有關觀看的文獻中,很難找到如此引人入勝的文字,這些文字有效化解瞭古典繪畫被專業史論設置的高貴藩籬,也使照片擺脫過多的影像理論,還原為親切的視覺讀物。閱讀伯格,會隨時觸動讀者內心極為相似的詫異與經驗,並使我們的同情心提升為良知。
——陳丹青
撇開意識形態立場不談,伯格目前在幾個領域裏都是不可不讀的大傢。例如藝術理論和藝術史,你能不看《觀看之道》和《畢加索的成敗》嗎?假如你研究攝影,你能不讀他的《另一種講述的方式》嗎?假如你喜歡當代英語文學,你一定會在主要的書評刊物讀到其他人評介他的新小說。更妙的是,他隨便寫一篇談動物的文章,也被人認為是新興的文化研究領域“動物研究”的奠基文獻之一。綜閤起來看,他就和蘇珊•桑塔格一樣,是那種最有原創力也最有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雖然不在學院,也不按學院的格式寫作,卻創造齣瞭很多名牌大學教授一輩子也弄不齣來的觀念。而且他還要寫得那麼美,擁有那麼多讀者。反過來說,今天我們中國也很流行講“公共知識分子”,但很慚愧,我們似乎還沒有人及得上伯格這一流,還沒有誰會有這樣的知識上的創造力。
——梁文道
約翰•伯格,英國藝術評論傢、小說傢、畫傢和詩人,1926年齣生於英國倫敦。1944至1946年在英國軍隊服役。退役後入切爾西藝術學院和倫敦中央藝術學院學習。1940年代後期,伯格以畫傢身份開始其個人生涯,於倫敦多個畫廊舉辦展覽。1948年至1955年,他以教授繪畫為業,並為倫敦著名雜誌《新政治傢》撰稿,迅速成為英國頗具爭議性的藝術批評傢。
1972年,他的電視係列片《觀看之道》在BBC播齣,同時齣版配套的圖文冊,遂成藝術批評的經典之作。小說《G》為他贏得瞭布剋奬及詹姆斯•泰特•布萊剋紀念奬。2008年,伯格憑藉小說From A to X再次獲得布剋奬提名。
所有的描述形容都那麼耐人尋味。在一處處跟亡者相遇,與戀人同遊,混雜一種虛妄的魔幻。
評分“走近一個人的精神世界”或許不是為瞭談話,而是為瞭不談話。我們與生命中一些亡靈式的人物總可以無視物理距離和日常交流的時差而在精神上保持同步(抑或一種單方麵的同步感覺),由此我們似乎比較能夠擁抱孤獨瞭。
評分我總有一天會去同一個地方對博爾赫斯說同一句話
評分“在人類的屬性中,永不缺席的脆弱,最為珍貴。” 太優美瞭。一本亡者之書。在所有的地方,和那些死去的摯愛之人相遇。以母親開頭,也以母親的話收尾。“我一讀書,就喪失瞭所有時間感。” 我們在哪裏相遇都可以,我想擁抱你。
評分文采、思想都一流,我夢想中的文字。
阅读不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为了享乐,为了从书中辨认出某种击中内心深处的东西。 约翰·伯格的《我们在此相遇》,让我同时收获了知识与共情。导读部分是梁文道关于约翰·伯格的访谈。他称约翰伯格是“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于是,下意识,也把他和政治挂上了钩。但整...
評分一棵用金属支架造型的大树,他写为“人力的驯诱”。 他形容玩纸牌人的表情:精明又认命。 坐着不动的老妇:展示性的寂然不动。 母亲的步调:那是一个早已期待到达,期待坐下来的步伐。 慢慢寻找合适的字眼:咀嚼着,仿佛其中有个字包了一层软骨,得多嚼几回才能咽下。 那...
評分没人能比死人更懂得咀嚼活着的滋味。 在里斯本,约翰遇见自己的母亲,坐在一个公园长椅上,冲他绽出学生般的天真笑容。她已经死去十五年了。 在克拉科夫的集市,他认出了肯,他的“向导”,他少年时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上次相遇,肯六十五岁,而那是四十年前的事情。 如何计...
評分我的2011年度之书。 1 《我们在此相遇》( Here is Where We Meet )由约翰·伯格在暮年写就,为悼亡录,“一本以七个城市串联而成的记忆之书,死亡之书,爱之书,成长之书”。我去台湾时买回这本,后来发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已有引进版,译者同为台湾人吴莉君。 2011年...
評分文/严杰夫 “我去过很多地方。我活过一些年头。……所有这些地方,都曾为其他旅行者探访过。”英国作家约翰•伯格在《约定》这部文集的开头写道。伯格的这句话让我想起美国怪才导演蒂姆•波顿的电影《大鱼》。 在那部影片中,濒死的父亲给儿子讲述自己一生的奇特历险,那...
我們在此相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