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北岛 散文 随笔 回忆 北京 中国 文学 现当代文学
发表于2025-03-29
城门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岛的随笔集。追忆他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都北京:城市的风物、童年的玩伴和游戏、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生活、大时代的风云变幻……
北岛1989年去国,2001年回京探亲。中间的十年他走遍世界,浪迹天涯,而他的故乡却沧海桑田,经历了社会和文化的巨大变迁。他回到北京,却发现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北京已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城市。”为了留住记忆中的北京,也为了再现青少年时代曾经占有全部生命的点点滴滴,北岛用文字重建了北京:“在我的城市里,时间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线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庙恢复原貌,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际线,鸽哨响彻深深的蓝天,孩子们熟知四季的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北岛重新打开了这座古都的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做过建筑工人、编辑、自由撰稿人。1978年在北京创办文学杂志《今天》,担任主编至今。自1987年起在欧洲和北美居住并任教。获得多种国际文学奖项及荣誉。作品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现与家人定居香港。
从童年生活的轻松诗意,到少年时身陷风暴中心的痛苦与成长,最后再以与父亲与家庭的羁绊为收尾。赵老将个人命运、老北京的风物与大时代的变迁娓娓道来,乍然出现的版权页像是戛然而止的休止符,无限唏嘘。
评分北岛的回忆虽然以北京展开,就是那句诗“时间开始了”一样,对于我们八十年代生的人,其实那个时间是停滞的。他的生活,我在儿时都经历过,无论是小孩玩的玩具,还是小学中学的生活。时间真正开始于九十年代。我们虽未经历文革,但是毕竟见过动乱,虽然短暂,却记忆深刻。有些人走出来了,有些人一辈子都在那里。北岛依然在那个停滞的时代里,从未走远。
评分我竟然忘了荒涼和滄桑,偏偏是記得住可愛和誠懇,如父如兄的可愛,如師如友的誠懇。這個國家,我們不要談了,這些曆史,也由它去。僅僅是摸一摸磚瓦的紋理,再聽流水的聲息,就可以悄悄隱去
评分跟三联老版相比,装帧精致了不少,但阅读起来感觉却不如老版。看来版式装帧的确会影响到阅读的感觉。
评分四星半。起因是听杨立华老师的课,他经常提到北岛,对他的语言赞叹不已。读完应该说是名下无虚。有些地方还能看出来刻意求好、加以锻炼的痕迹,有些地方就看不到,而在看不到痕迹的语言更让人惊叹。北岛是不折不扣的逆子。然而人是没有办法一辈子作逆子的,想要背叛的对象消失了,连叛逆的自己也找不到了,都回不去了。可能这就是本书写作的动力吧。喜欢《养兔子》、《钱阿姨》、《父亲》。《北京四中》则给我很强的不适感,看得心里发毛。北岛抗拒权力,然而在叙述中又似乎对权力有着某种迷恋,在迷恋里又充满着警觉,好像被一个跳不出的框子框住了自己,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说才好。想到张育海的信里那八个字:“身不由己,往往错过”。
文/严杰夫 北岛2008年3月在胡舒立的《财经》杂志专栏(那时胡舒立还未离开《财经》)里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名为《三不老胡同》。在之后差不多的两年的时间里,北岛断断续续地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来回忆他记忆中的那个北京城。这个系列直到2010年7月的《父亲》才算告一段落。...
评分如同在这个论坛里看到的一篇据说刊登在苹果日报上的采访,《四中》和《父亲》给他认为是最重的两篇文字,我读来亦有同感。 这两篇相较我最喜欢的杨绛的散文,有足够的超越。《四中》写到了一个少年的青春的分水岭,一场运动爆发的最初从核心内部的解剖,一个独一无二的旁证,...
评分如同在这个论坛里看到的一篇据说刊登在苹果日报上的采访,《四中》和《父亲》给他认为是最重的两篇文字,我读来亦有同感。 这两篇相较我最喜欢的杨绛的散文,有足够的超越。《四中》写到了一个少年的青春的分水岭,一场运动爆发的最初从核心内部的解剖,一个独一无二的旁证,...
评分2014年的时候,天津拆除了旧民园,盖了新的民园运动花园。 我从来没说过自己是天津人,但是我在天津读书,成长,这座城市和北京一样同样是我的家乡,我爱两座城市。 小的时候在北京,从记事那天起,我的脑子里便是杂乱无章的碎片化的记忆,有轨电车、鸽哨、带着蓝套袖的售票员...
评分1966年,赵振开17岁,文革刚刚开始,他带着一帮男孩儿,按倒一个叫陈咸池的街坊,给他剃了阴阳头,关进地下室。 这场闹剧持续了两天,因为男孩子们被看管的工作“累得人仰马翻,哈欠连天”而草草收场。 1989年,40岁的赵振开离开北京,从此阔别一十三载。那时候他叫北岛,写诗...
城门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