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剛(1920—2009),安徽閤肥人。國立中央大學(重慶)曆史係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碩士、博士。曾先後任職於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長期從事曆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並對口述曆史的發展貢獻良多。著有《袁氏當國》、《段祺瑞政權》、《李宗仁迴憶錄》、《鬍適口述自傳》、《鬍適雜憶》、《史學與紅學》、《書緣與人緣》、《五十年代的塵埃》、《戰爭與愛情》等,包括曆史、政論、文藝小說多種,及詩歌、雜文數百篇。
李宗仁(1891—1969),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屈指可數的政治領袖和風雲人物,曾為桂係軍事首領,國民黨中央領導階層的重要成員。1948年4月任國民政府第一任副總統,1949年1月在蔣介石下野後任代總統,同年12月赴美。1965年葉落歸根,並於北京發錶聲明,決心為祖國統一作齣貢獻。
李宗仁一生戎馬,曆經護國、護法、北伐、蔣桂、抗日、國共內戰等戰爭無數,直接影響瞭中國現代政治與曆史的走勢。讀曆史的人,縱使以成敗論英雄,對這樣一位不平凡的曆史製造者,也不能等閑視之。
李宗仁寓居美國期間,應哥倫比亞大學之邀,在“東亞研究所•中國口述曆史學部”襄贊下,於1958年開始親自口述瞭他三十餘年的戎馬生涯及所參與的軍國大事,由曆史學者唐德剛整理撰寫,遂成《李宗仁迴憶錄》。
本書也是唐德剛個人已齣版的著作中,用功最深、費力最大、遭遇睏難最多的一部有原始性的史書,自動議磋商到付梓麵世曆時逾二十年。《李宗仁迴憶錄》是李宗仁不平凡的一生事業的全記錄,又是李氏一生各階段心路曆程的最忠實的寫照。它完整保存瞭李宗仁在中國曆史上的真麵目,並間接披露瞭許多鮮為人知的政治內幕或軍事秘聞。對於瞭解和研究中國近現代史,具有至為重要參考價值。
本书似乎有意无意给出这样一种答案:共产党取而国民党,统治大陆,似乎蒋个人性格的“江湖气”是造成这结局的很大的助力。在这里,蒋的面目,是明显偏向负面的,他不仅“善变多疑、任人唯私”,还“打击异己、玩弄权术、养患自重”。蒋的个人作为,对历史的影响,被放得大了一...
評分百度过陆荣廷的个人简历,有一个典故叫“陆荣廷睇相”,说的是陆荣廷在广东督军的时候,在其驻军的街道上有一个相面的术士,据传相术非常高明,其实也就是兵荒马乱的年代,一般去看相人都是时运不济,想从老天爷那边去寻求一些心理上的慰藉,所以一般术士的伎俩也就是先对来看...
評分英雄豪杰往往马背征伐,以诈力而得天下,对于仁义节操自然比较轻视。时运顺当,自然可以予取予求,随心所欲,但一旦大难来临,或处于历史关键,大多不能平允把握。所谓“时穷节乃见”,熟读圣贤书的传统知识份子尚且难以应对得体,军人处事就更难找准节拍。 想到了民国新桂系...
評分民国政治的不二之作:《李宗仁回忆录》 据说,历史是要让人读得头脑清醒的。但是,回过头来看民国时期那段历史,却总有如坠云中的感觉,拨不开迷雾。 有意无意的,一些人和势力在掩盖那段历史,希望把它们裁剪得为自己所需要。 李宗仁回忆录,是别一种声音。 说实话,民国...
評分关于书的内容,就不多做评论了,仅就可信度说点看法。 口述历史,总归是“one side of story", 但是本书不同,相对于其他口述、自述,可信度要高很多。 本书并非“李宗仁”著,而是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此一大不同。 唐在后记中详细记载了该书撰写的过程, 每一章节由...
疫情突轉時始讀此書,今日讀完最後一頁,已在傢隔離一月有餘。逐字逐句讀完,真正不忍釋捲,是很長一段時期讀得最過癮的一本書。唐德剛開始為李宗仁寫口述史時尚未從哥大畢業,真正是他的黃金七年。認真讀過就知道,此書真正是“李口述,唐撰稿”。無唐,此書斷然無這般氣象。讀來彷佛跟隨李德鄰從灕江之畔一路坐船,一路北伐,一路成長,一路到長江黃河,從一個憨厚樸實的毛頭小子到打中原大戰的桂係首領,到處處受蔣所製的代總統,再到風燭殘年於新澤西的的老翁,時而忍俊不禁,時而扼腕嘆息。不知下次讀到這般好書要到何時,想來令人傷感。
评分看迴憶錄總要去除立場,相比馮玉祥迴憶錄記敘北洋政府,李宗仁對於國民黨北伐興起乃至抗戰成功,這些素材關於北伐後中國的曆史更有研究價值,校長軍事能力水皮舉世皆知,不過說到他在李後期當代總統時,國共戰爭事事扯李宗仁後腿乃至“陷害”還是有所保留,有個疑惑,黃埔校長麾下的天子門生打仗真的那麼不堪?
评分唐文筆確實好
评分如果可信,那麼國民黨之敗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蔣公。我總感覺李先生在某些事情上為自己的真實想法有些隱晦,甚至是粉飾。
评分李有自我粉飾之嫌,不得不服唐德剛先生的文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