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浙江宁波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外语系学士、中文系硕士,香港科技大学博士,现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著有《非常罪 非常美》《慢慢微笑》《当世界向右的时候》《没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乱来》《这些年》等。
最美好的记忆都和电影有关
九年之后,毛尖第二本影评合集
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
皮里阳秋的机锋
烂片当道的时代
我们更需要毛尖的文字
毛尖以《非常罪非常美》定义了影评作为一种文体之后,转而寻求突破,她在报纸专栏上用文化批评的方式写电影,在文学杂志上用随笔杂感的方式写电影,在评论刊物上用半论文的方式写电影。《例外》便是她突围后的集合,亦是她的第二本影评专辑。
在这个全民影评家的时代,一个专业影评人,除了表明更能骂以外,还有什么呢?为了这个寻找这个“还有什么”,毛尖有意改变了写作风格。常常会有读者跟她提意见,说现在文章没以前的好看,中心思想是,从前比较腐朽,如今比较健康。这种“健康”,是好还是不好,读者看完文章自有说法。不过,如果没有了毛尖的文字,我们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吧。尤其是这个烂片当道的年代,我们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需要毛尖的文字。
都说我偏爱毛尖疼惜毛尖:她的文字确实有品有格。人品优劣蒙不了人。文品高低看仔细了也蒙不了人。——董桥
毛尖笔下不时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加上皮里阳秋的机锋,每回都不禁忆起当年最爱看的Pauline Kael;因为看完烂片的郁闷,一读她的尖酸辛辣,不无化解之功。——郑树森
凡事皆有例外,但毛尖的电影文字例外没有:每篇都掷地有声,埋藏的笑弹等待你的幽默感去引爆。——迈克
拿到这本《例外》时,我的思想先飞回十年前。那时我对老上海很着迷,整天想着王琦瑶心中的老克蜡味道,以及霞飞路上的游龙戏凤。直到我踩到了淮海路上厚厚的法桐落叶,看到了毛尖的影评《非常罪,非常美》,这让我初次感觉到一种介于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状态。不仅仅因为电影...
评分四十年前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唸博士,在當助教的教室隔壁有門電影課。想到有電影看,立刻成了擁躉,每堂必到。至於老師是誰、什麼背景,一概不知。一個學期下來,都是好萊塢老片,西部和警匪為主。至於講解,更是「一句起兩句止」。最好玩的是有時乾脆無聲放映,好讓大家注...
评分文/茱茱 上世纪30年代,宁波人苏青到上海,晚清开埠后的十里洋场怒马高车,摩登气派。海派文人在华洋杂处的异域盛景里应运而生。半世的悲苦与风华,转眼都幻作了秋风浦雨里的海上花。 80年代末,十八岁的毛尖从宁波到上海读大学,百乐门的霓虹光鲜大不如前,国泰电影院还在,...
评分读毛尖的电影随笔《例外》,让我想起一位美食家费雪。虽是谈美食,却文笔老练机锋毕露,美食之外延伸开去各种历史、人文、自然、哲学的话题,让人在烹美食之余,一享不同国度生活价值观的盛宴。说起也蛮巧,读《例外》,让我有同感:分明是在说着电影的事,可偏偏读着却不仅仅...
评分四十年前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唸博士,在當助教的教室隔壁有門電影課。想到有電影看,立刻成了擁躉,每堂必到。至於老師是誰、什麼背景,一概不知。一個學期下來,都是好萊塢老片,西部和警匪為主。至於講解,更是「一句起兩句止」。最好玩的是有時乾脆無聲放映,好讓大家注...
只有第一章和最后一篇好看,中间国产电影的影评就不值得出书了,真的,浪费完电影票钱干嘛还要继续浪费纸张。
评分电影有例外没意外
评分火车上看了一天。这种随便一写随便一看的专栏文章实在没什么结集出版的必要,而且我已经厌烦了毛尖的卖弄腔调和混乱逻辑。夹进去的那几篇学术论文也使得全书的风格定位有些不伦不类。
评分电影有例外没意外
评分发现好几个错字,排版不够认真吧。毛老师的影评犀利,利的有些贫。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