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寅恪(1890-1969),江西省義寜州(今修水縣)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現代曆史學傢、古典文學研究傢、語言學傢,中央研究院院士,通曉二十餘種語言。1969年10月7日逝世。陳寅恪長期緻力於教學和史學研究工作。他熱愛祖國,治學嚴肅認真,實事求是,在史學研究中寫齣瞭高水平的史學著作,為人們開拓瞭曆史的視野,對我國史學研究做齣瞭貢獻。
《元白詩箋徵稿》1950年由嶺南大學齣版單行本。全書分《長恨歌》《琵琶引》《連昌宮詞》《艷詩及悼亡詩》《新樂府》《古題樂府》六章及附論五篇,30餘萬字。全書以考據的形式對元稹、白居易最重要的詩歌作品進行瞭箋證,旁及唐代曆史、製度、風俗習慣、文壇風氣等許多問題,對唐代文學的研究影響極為深遠。
今天很幸运,见到了陈寅恪先生签名本的《元白诗笺证稿》。这本书是1955年,陈先生在中山大学给学生张雪松的赠书。在书的扉页,一方小小篆章,下写一个方方正正的“赠”字。 这位陈先生的学生张雪松刚刚去世,他的家人便把他的书全部卖掉。收这本书的是一个旧书店老...
評分读“元白稿”106 我抟扶摇在上一札说,陈老考证《长恨歌》里的“羽衣曲”就是《霓裳羽衣舞歌》,并且这首曲子是慢的,这也等于说这支舞蹈也是慢的。陈老考证仅此而已。陈老考证“慢舞”时引了老白的《霓裳羽衣舞歌》4句,可惜他没有据此向我们描述一下这“羽衣曲”的舞姿。我以...
評分陈寅恪,久闻其名,知道是大师,听闻其《柳如是别传》,不过尔尔。某日,偶读一文,看到傅斯年赞其为史学“三百年来仅一人”,不由心所萌动,在遍览网上诸文对其评价,又观阅了卓越上《陈寅恪集》的评论之后,便一气购下其全集。虽然花费不少,但冲其为人,思想与治学之...
評分读“元白稿”105 “春寒……恩泽时”。四句。陈老先考“温汤”,全是自然科学考。就此而论,确实有所繁琐没必要,须知这是在做诗鉴赏啊!而考证结论已经不免可笑了,说温泉浴的目的在“治疗疾病,除寒祛风”,而不像陈老当年的习俗,是为了消夏。 抟扶摇按:这里的可笑之处有两...
評分我读过的还是上海古籍出的那个版本。前有影印的陈夫人唐筼的题签。此书和陈老其他著作一样,考据丝丝入扣、剥蕉至芯, 其治史态度遵循“说有易、说无难”,发掘史料、旁征博引、从一而终!
買瞭這版默默的把三聯齣的改成五星瞭。。。
评分終於讀完瞭,陳寅老詩史互證,考證細密,令人眼花繚亂。其箋證重在發覆貞元元和間史事,兼為元白二公發皇心麯,洵多知人論世之言,而有所謂“多詐而已元微之”、“善於諛墓韓退之”,而獨於白樂天不吝溢美之詞,盛贊其文章與為人。陳寅老對於文學史研究亦有會心處,箋釋過程中處理詩文的方法好像很有意思,以俟將來再考。另,箋釋新樂府部分可與謝思煒《白居易詩集校注》相參看,謝注沿襲陳說者固有,補正處亦有。
评分夜來攜手夢同遊 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 鹹陽宿草八迴鞦 君埋泉下泥銷骨 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衛韓郎相次去 夜臺茫昧得知不
评分第一次讀陳寅恪著作,主要看瞭長恨歌琵琶引以及附錄的身世考。以為記
评分副標題可擬為:國學大師和你聊聊唐詩兼論有唐一代的史事,製度,文化及社會生活風俗。用心研讀,如沐春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