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又译为余莲或于连,法国当代著名汉学家及哲学家,出生于1951年。曾任法国中国研究会会长、巴黎第七大学东亚系系主任、国际哲学院院长、当代思想研究院院长、法国大学协会资深会员。2010年汉娜•阿伦特政治哲学奖得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与中国思想(上古思想、新儒家、中国古典文学及美学理论)、跨文化研究。朱利安著作等身,中文译本有《迂回与进入》《道德奠基:孟子与启蒙哲人的对话》《圣人无意》《本质或裸体》《淡之颂》《势:中国的效力观》《功效:在中国与西方思维之间》《间距与之间》等。
本书以《易经》开篇的“元亨利贞”入手,通过深入地分析解读,旨在借此概念勘察中国思想如何思考“开始”,即天地宇宙之始。作者同时以此与西方思想和文化的两大源头和支柱---希腊哲思与希伯来-基督教---相对照,展现了中西哲学在对待世界之“本原”问题上的思维差异。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进一步推进了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以此来审视多元文化,一个有趣的视角,但论述浅尝则止,有些遗憾……
评分进一步推进了笛卡尔的普遍怀疑,以此来审视多元文化,一个有趣的视角,但论述浅尝则止,有些遗憾……
评分凸显中国文明之于欧洲并非猎奇的人类学对象,而是在“旁”发展的另一线索,足以说明欧洲思想只是一端,而非全部。为了世界的清晰性,欧洲哲学建构了种种“目的-结果”的框架,通过复杂性呈现了清晰性;但由于一开头就设定了“结果”,反而遗忘了最根本的“存在”。
评分相较于《圣人无意》和《迂回与进入》,这本书略微平庸。作者分析了西方哲学与中国思想的不同之处,并认为我们不应该以过去的合二为一的“黑格尔”式的辩证观来看待新种思想。思维之所以不同,乃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不可通约的。企图比较乃至根据同与异归类,然后放入图表里的处理,只不过如翻译一斑,仍然逗留在思想之门的外端,这种以自己的思想思维构建对方,事实上反而阻断了进入的可能性。作者认为,把握一门思想的关键,在于摸透思想的“第一句”,即作者的情律与格调。而对于中国所有思想的经书而言,它们的起源都出自于《易经》的“元亨利贞”,一种“势”的变易,无为,顺意而行。因为衍生出一切现实的阴阳两级——乾坤——是内在相感的能力。但是,纵观全书,作者似乎只提供了一种见解,却并没有对此真正展开实践。
评分前半本看的很仔细,也很明白。仔细看就会很有收获~(感觉自己还是适合自学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