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
吉奥乔·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意大利哲学家,当代最富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代表作为“神圣人”系列。拜德雅已出阿甘本著作:《语言的圣礼:誓言考古学》(“神圣人”Ⅱ,3)、《宁芙》、《奇遇》、《普尔奇内拉或献给孩童的嬉游曲》。
- 译者简介 -
尉光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研究生。出版有《不可言明的共通体》(与夏可君合译)、《艺术与诸众:论艺术的九封信》、《无尽的谈话》、《内在体验》等译著。
- 编辑推荐 -
★如果爱欲和奇遇亲密地融为一体,这不是因为爱情把意义和合理性赋予了奇遇,而是相反,因为只有一种具备了奇遇之形式的生活才能真正地遇见爱情。
★爱情总是没有希望的;然而,也只有在爱情中,希望才会浮现。这就是潘多拉神话的终极意义。希望, 最后的礼物,仍被关在魔盒里,这意味着,它并不等待它在世界中的真正实现。
★每个人都身陷于一场奇遇,每个人都因此不得不和代蒙、厄洛斯、阿南刻、厄尔庇斯打交道。它们正是奇遇——堤喀——每每向他呈现的面孔——或面具。
★由此出发,我们遭遇奇遇的五个神奇瞬间:命运、语言、影像、存在、政治。
★在这本洗练的小书里,我们既可读到本雅明式隐秘激情的回响,也可读到海德格尔式深层思索的振荡。
- 内容简介 -
本书是著名哲学家吉奥乔•阿甘本一部精彩的生命哲思著作,在其中,古典学、诗学和哲学的变奏被他巧妙地织为一体。本书共分五章:魔神(Demone)、奇遇(Aventure)、爱欲(Eros)、事件(Evento)、希望(Elpis)。阿甘本从古典诗文和现代哲学中采撷材料,条分缕析地揭示了五者之间的关系。尤为精彩的是,阿甘本将其还原为代蒙(魔神)、堤喀(时运之神)、厄洛斯(爱神)、阿南刻(定数之神)、厄尔庇斯(希望之神)这五位神灵,并对它们进行了生命哲学意义上的知识考古分析。而这一研究,生动又深切地观照了生命的运动形态,特别是爱的历险。本书以阿甘本擅长的散文短章写就,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引述西美尔的段落有些启发,奇遇不是外在于生命的庸常,而是总已经一开始就与生命的内在有着某种联系。从“奇遇-庸常”的对反张力中,能看出阿甘本类似于“例外-常规”的思考——就像例外决定了常规而非相反,奇遇本身也决定了人生的波澜起伏。奇遇纯粹是一桩事件,它使人与存在彼此合一,互相进入了彼此。这可以说是阿甘本对生命形式另一种角度的思考,从中也可窥探出他最根本的立场:唯在其历险中,生命才向可能性敞开,也唯有具备了一种奇遇形式的生活,人才有可能遇见爱情。
评分阿甘本杀我。几次几欲泪下。在看这本之前,我没有意识到阿甘本对于“爱情”有这样的信念。“爱当然意味着‘被扛’,意味着毫无保留地、无所顾忌地投身于奇遇与事件。”“这样的无力本身就是那驱使我们追逐爱情的冲动。仿佛爱情(amore),越是在自身中强有力地显示了爱(amare)的无能,它就越是熊熊地燃烧,越是浸透了忧愁。”“在这个意义上,爱情总是没有希望的;然而,也只有在爱情中,希望才会浮现。这就是潘多拉神话的终极意义。”
评分“如果希望的对象是不可如愿之物,那么,恰恰只有作为无法得救之人——已然得救之人——我们才在拯救中有所盼望。”乱拿起一本书就像回家进错了门。
评分值得再刷
评分奇遇既指偶然,也指命运,既指一个让骑士经受考验的意想不到的事件,也指一连串必然得到验证的事实。而命运不过是由一个权威话语说出或预言的一系列事件。奇遇既是同世界的相遇,也是同他自己的相遇。奇遇是真相的突然到来,是事件和事实的一致。 全书六万八千字,分五章,十分精简。章一用歌德做引,章二用诗学论述奇遇的概念,章三澄清现代的误解,章四从存在论的事件角度谈奇遇,奇遇就是海德格尔的“本有”,章五涉及到阿甘本自身的政治哲学,谈有待拯救的事实。 文风隽永,别具一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