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文•学术•文学理论:从柏拉图到德里达(第2版)》从一个中国学人的视角,系统描述了从古希腊到20世纪后期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轨迹,深入辨析各种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问题。在把握时代主潮、追溯理论源流的同时。尤对八十多位重要批评家作了细致的个案分析,使宏观研究建立在微观研究的坚实基础上。
见论坛中有言及“失望”之帖,笔者有点不同的想法,楼主青衫旧疴兄莫怪,共同探讨。 笔者通读了此书,以为国内“西方文论史”著作鲜有出其右者。 至于楼主青兄所说的“自己的阐发也不多,就是梳理文论,有点像普及性读物”,笔者以为: 此书读起来可深可浅。换...
评分古希腊至中世纪 柏拉图 迷狂说:诗歌并非凭借技艺,而是凭借灵感,在失去理智陷入迷狂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强调创作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 摹仿说:理念世界←表象世界:万物模仿理念而形成←艺术家摹仿各种事物产生诗歌、绘画 因此诗人缺乏深刻的认识,无法达到真理 对文学的态度...
评分古希腊至中世纪 柏拉图 迷狂说:诗歌并非凭借技艺,而是凭借灵感,在失去理智陷入迷狂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强调创作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 摹仿说:理念世界←表象世界:万物模仿理念而形成←艺术家摹仿各种事物产生诗歌、绘画 因此诗人缺乏深刻的认识,无法达到真理 对文学的态度...
评分相比其他文论书籍,它既不把文论史与文学史、哲学史、思想史、社会史等混为一谈,也有自己鲜明的评价标准。大陆许多文论类教材,要不就是材料的堆叠,要不就是简单粗暴地评价好坏,这是我所看到的唯一一本写得比较好的。 不过这本书的大多数观点,都是韦勒克观点的转述,而且对...
评分古希腊至中世纪 柏拉图 迷狂说:诗歌并非凭借技艺,而是凭借灵感,在失去理智陷入迷狂的状态下创作出来的,强调创作活动中的非理性因素 摹仿说:理念世界←表象世界:万物模仿理念而形成←艺术家摹仿各种事物产生诗歌、绘画 因此诗人缺乏深刻的认识,无法达到真理 对文学的态度...
这次的阅读,心态已大有改变,直觉得这些文论家真伪,真傻,真无聊,当然这是一面,另一面就是深深地感知到文字不是呆板一块的,它实在是持有深厚的苦厄与美韵的。
评分看了关于爱伦坡的那一部分。不错。
评分话说书名一定要起成从XX到XX么......貌似出第三版了,如果一定要读本文论史,首推这本入门,目前读过最清晰易懂的文论史了【文论家为线索】,
评分本来也不是说本书写得有多好,尤其是有韦勒克这种神级人物在前。但是,给同行一衬托立马就高大了许多。作者不但是一个人完成的,而且从头到尾基本上都用的是一手材料(虽然是汉译和英译)。因为我同时参考了好几家中国人的文论史、美学史,发现原来中国人不但喜欢一堆人合作编写文论史,而且即便如此还大量使用各种古老的材料汇编,明明可以自己找到原始材料的译文却不肯用。
评分这次的阅读,心态已大有改变,直觉得这些文论家真伪,真傻,真无聊,当然这是一面,另一面就是深深地感知到文字不是呆板一块的,它实在是持有深厚的苦厄与美韵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