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稼祥, 1955年生于安徽省铜陵县,1982年2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11月被中共中央办公厅高级研究编辑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副研究员;2000年3月赴美客居坎布里奇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3年。现为独立研究者和撰稿人。1989年发表的《新权威主义述评》开启了非官方主导的理论与思潮平等竞争的先河,第一次用真正的中国话语讨论中国的问题,是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
主要作品有:
《新权威主义述评(1989年)》《智慧算术--加减谋略论(1997年)》《民主进程中的中国崛起(2004)》《果壳里的帝国:洲级国家时代的中国战略(2005年)》
一本不得不读的政治史学作品:读懂本书,读懂中国4000年政治史。本书义理、词章、考据三者并重,为近三十年难得一见的政治(史)学佳构,核心是“多中心治理”,亦称“制度化分权”。吴稼祥思考近二十年,历时3年完成,用他的话说:“此书,朝成夕死可矣。”
作者的立意新颖,希冀用一个统一的框架把中华历史覆盖并解释,这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看了书后,既有惊喜也有失望。作者较为细致地剖析了华夏政治制度史,特别是对主要的朝代。但作者的解释框架显得过于简单,在解释框架与现实的政治制度史之间缺乏连续紧密严谨的论证链条...
评分吴稼祥著《公天下》读起来是饶有趣味的,但不具备学术高度。缺陷在于以现象解释现象,以至于无法定义理论的构架,使此书更象一本绘图演义。方绍伟对其逻辑的批判也很中肯。吴先生自言“此书朝成夕死足矣”,若不是庞大命题下力有不逮的呕心沥血,那便是雪夜油灯下为那赤裸的皇...
评分此书的家国情怀,士子以天下为已任的抱负,拳拳之心,可谓尽善。 此书的结论,多中心治理(联邦制)与双主体法权(法权与君权相对,私法是财产所有权,公法是公共权力所有权;公民法权是选票,社团或曰地方法权是席位)所指引的道路,可谓尽善。 论述的精当,内容的宏富,对西...
评分《头对着墙》《联邦化》因为在台湾出版买不到,从《笔记》、《沧海》、《算术》、《果壳》一路看过来,吴稼祥这个名字搜狗还是不认识。如果他自己宣布的“双主体法权”的联邦5书第五本还没写出来,这本《公天下》的价值也就有限。不解决授权问题,也就没办法自圆其说怎样分权才能不造成分裂。倒是很担心吴稼祥变成第二个苏力:用最洋气的内心研究最乡土的中国,结果变成了苏语境。——吴稼祥会反过来吗?
评分垃圾书居然有8分,傻逼真多,哈哈
评分博杂失于严谨,臆断多于论证。
评分他在微薄上最火的时候我搞到了这本书,买回来翻了几十页看不下去,前几天又翻了几个感兴趣的章节看了一下,只能说还是看不下去。给三颗星。
评分他在微薄上最火的时候我搞到了这本书,买回来翻了几十页看不下去,前几天又翻了几个感兴趣的章节看了一下,只能说还是看不下去。给三颗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