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壽安,河南省嵩縣人。1951年生於颱灣省。颱灣大學中文係學士、中文研究所碩士,香港大學哲學博士(1986)。曾任香港浸會大學講師、美國Seton Hall大學助教授,現任“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主要研究明清學術思想史、禮學思想史。著有《以禮代理:淩廷堪與清中葉儒學思想之轉變》,《龔定庵學術思想研究》,及《清中葉徽州義理學之發展:從戴震、程瑤田到淩廷堪》、《十七世紀中國儒學思想與大眾文化間的衝突:以喪葬禮俗為例的探討》、《禮教與情欲:近代早期中國社會文化的內在衝突》及《清代揚州學派研究之前瞻》等論文二十餘篇。1996年並以《以禮代理》一書榮獲第一屆“中研院”年輕研究人員著作奬。
本書主要討論清代中葉禮學思想的興起。首先介紹以禮代理思想,再次說明嘉道間崇禮思想之蔚起,並分析此一崇禮思想與當時理學界産生之爭辯,最後討論禮學思想之社會實踐,以證明清學在思想與經世間的聯係性。
一.引言 张寿安女士的《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代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下文称《以礼代理》),一书出版于1994年,发表以后即在海峡两岸引起轰动。其将凌廷堪及其礼学思想放在整个清代学术史转型发展轨迹上讨论,试图证明乾嘉考据学背后的新的思想范式,即礼学范式,对于当时...
評分一.引言 张寿安女士的《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代中叶儒学思想之转变》(下文称《以礼代理》),一书出版于1994年,发表以后即在海峡两岸引起轰动。其将凌廷堪及其礼学思想放在整个清代学术史转型发展轨迹上讨论,试图证明乾嘉考据学背后的新的思想范式,即礼学范式,对于当时...
評分张先生早年间的著作,如今虽然十八世纪的礼学考证被大力赞扬,然而本书却也有其光芒。看题目确实是对凌廷堪的大力赞扬,然而忘记在哪本书看过,凌氏其实不算天赋异禀之人,礼经释例也是“笨功夫”(即使笨功夫,其学术也并非当今学人随便可以达到的。),读罢,确实有怀疑之嫌...
評分其討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以其《復禮》三篇爲主,而此文與其攷禮著作之關係如何?在具體的考證與理論分析之間是否可以形成一完整的體系?作者對此未能明言。如是,則其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似流于表面而未能深入。似凌氏其說惟求在宋學内部另立一說,以與新安、姚江鼎足,非自樸學立...
評分其討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以其《復禮》三篇爲主,而此文與其攷禮著作之關係如何?在具體的考證與理論分析之間是否可以形成一完整的體系?作者對此未能明言。如是,則其論凌氏之禮學思想似流于表面而未能深入。似凌氏其說惟求在宋學内部另立一說,以與新安、姚江鼎足,非自樸學立...
挺有啓發的一本書,梳理齣“以禮代理”的思想綫索,主要強調“考禮”背後的義理、經世追求,又似欲建構一個思想—實踐的完整體係。其中,在思想史的脈絡中來談禮學,很有意思,又強調淩氏之學,乃繼承戴震、程瑤田等人,緣情以治禮的思想路徑。氏著之禮,似是迴應奢靡之風迭起,標的在於正風矯俗,此禮主要似是“倫常之禮”。
评分傳統的寫法,有一些可再深入。
评分經學裏頭的東西,我還是不碰為好......(認慫+1 ︶︿︶)
评分問題和材料都好,四兩撥韆斤之作,論述難以挑剔。可是若所“撥”之話題有十分討論的層級,張書的力度大緻隻達五分,未能跳齣儒學史內部的框架,而思想史若僅停留在傳統內部術語和概念的衍生詮釋之上,是讓人遺憾的。
评分挺有啓發的一本書,梳理齣“以禮代理”的思想綫索,主要強調“考禮”背後的義理、經世追求,又似欲建構一個思想—實踐的完整體係。其中,在思想史的脈絡中來談禮學,很有意思,又強調淩氏之學,乃繼承戴震、程瑤田等人,緣情以治禮的思想路徑。氏著之禮,似是迴應奢靡之風迭起,標的在於正風矯俗,此禮主要似是“倫常之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