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导论》是海德格尔的重要著作之一。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把"存在的问题"当作形而上学的基本主题来进行追问,认为形而上学应该追问的是"在",而不是"在者"。为此,他追溯了"在"的语法和语源。并从历史的角度对各种哲学流派进行了研讨。海德格尔一生都是在讲形而上学。因而他讲形而上学常有深刻的分析,描述,甚至批评。也常有人主要因其批评竟认为需要蔑视形而上学。
海德格尔是欧洲哲学史上最重要的几位哲学家之一,原因在于它对欧洲形而上学的历史的思考与批判对欧洲哲学还未能完全展现,或许未来几个世纪他将会越来越多的被提及。 这本书将会是重要的,海德格尔从来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从头开始,他将历史上连续两千年的哲学历史在自己...
评分 评分哲学的真正任务是一种追问,是我们不知的那个东西,是我们若对之有真知,即对之作为任务而知,那就始终只有我们以追问的方式去知的那个东西。(209)能够追问的意思是:能够等待,甚至等待一辈子。形而上学(μετά τα φυσικά)的本义就是问出在者之外去。只有诗...
评分最近读海德格尔的《形而上学导论》,对其翻译非常不满(不知道应该责怪翻译者吗?多多少少要加详细的说明才可以,不然谁读得懂????),Das Sein翻译成“在”是不合适的。即使我们无法翻译这个系动词,那么也应该标明Sein出来,很多句子读起来非常歧义,因为你不知道这个“...
不是说不学希腊语就看不懂这本小册子,更确切地说是学了希腊语再来看这本小册子会多很多乐趣。表面上,海德格尔主要从词源学和语法学角度回答了“为什么在者在而无反而不在”这一形而上学问题,但实质是借分析在与形成,表象、思、应当四者的关系梳理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剖析了现代哲学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的实质,如何为历史主义、何为虚无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如何产生等等。海德格尔从古希腊原初视阈来运用这些我们熟知而非真知的哲学概念,如λόγος应为采集,与φυσις合一等等。这本书中海德格尔对自己的哲学基本概念如时间、此在、畏、烦也多有阐发,建议在对海德格尔哲学有一定了解之后,将其作为进入海德格尔哲学的“索引地图”来看。“能够追问的意思是说:能够等待,甚至等待一辈子。”The King is the King
评分希腊人那里自然=在=自身展开并持留于现象中=无蔽=真理。在与表象、在与形成、在与思实际上都是统一的。在与表象的统一:在喜欢隐蔽自身,因为在就是从隐蔽中现出来,因此隐蔽状态在本质上也属于在,而且在总喜欢回归这个出身。在与形成的统一:形成是进入在场状态又从此状态离去,它是在的一个表象。在与思的统一是最根本的,对二者相属的遗忘就是西方哲学衰落的原因。思作为逻各斯在赫那里是聚集和收拢,是互相排斥者的集中,也就是在。在巴那里,思与在也是相互贯通的。之后,柏让在变成理念(显现的后果取代显现本身,真理变成模仿的正确性),亚让思变成陈述(逻辑成为逻各斯/思的本质,真理变成陈述的性质),在与应当的区分也因此确立,以“理念”和“范畴”为主导的概念理性自此统治西方哲学两千余年。但是,这种瓦解其实藏在开端之本质中。
评分为什么在者在。前言和第一章的为什么看懂了,后面越看越蒙
评分发人深省而不知所云。
评分颠覆西方传统的伟大尝试!看得半知半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