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林文月 饮食文化 饮食 美食 散文 随笔 飲膳札記 文化
发表于2024-12-22
飲膳札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至於我自己这些年来所创作的《饮膳札记》,每篇都是以一道菜的名称为题目,像是「潮州鱼翅」、「清炒虾仁」、「台湾肉粽」、「炒米粉」等,一共写了十九篇文章。所以看起来很像食谱,听说还曾经造成某些书店归类书籍的困扰。
不过我想,如果是为了食谱而买这本书的人,或许会感到失望。因为《饮膳札记》的内容显然跟方才提到的食谱型式有所出入。我的一些朋友看了书以後也对我说:「如果要拿这本书去学做菜,会觉得有点混淆,不够清楚。」好比材料的放法,佐料的多寡。我自己从前总觉得食谱上写佐料「酌量」是不负责的说法,现在倒真正觉得做菜并不能那麽讲究科学的。
我记得一九六九年到一九七○年待在京都进修一年,有个朋友带我去大阪拜访一位日本医生的太太,她很喜欢学中国菜。半路上,我们先去市场买了材料,才到医生家。这个医生家里的厨房漂亮又乾净,尤其是墙壁上还挂了一个小黑板,他们就是要找我去做「炒米粉」的示范。没想到在切菜、放佐料时,这位日本太太十分实事求是地要弄清楚菜的长度、盐的份量;後来我写《饮膳札记》时,才深深体会到中国人做菜真的是很凭感觉的。就好比酱油,不同的品牌咸淡也不同,汤匙也会有大有小,我们又怎麽能要求一种固定的匙量呢?
所以每当朋友质疑我:「像你这种自由心证的食谱,根本是写给会做菜的人看的嘛。」我听了就给朋友一个解释:「我本来就不是在写食谱啊。」
我想,我的《饮膳札记》只是一本用食谱型式去包装的散文。
林文月,台湾省彰化县人,民国二十二年(公元一九三三年)生于上海。台湾光复后返台就学。毕业于国力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中国文学研究所,并至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研究。曾任台大中文系、所教授,现旅居美国。
文字是娓娓到来的风格,不过略嫌枯窘,不如台湾的其他几位。
评分扬之水想追的人呢。
评分有点可惜的是太多篇都是“某某已经去世,这件事也无法考究了”,但生活也的确如此。嗯之前读的林文月都是译作,这一次读她自己写的,非常舒服温暖的女性文字(因为我居然一直以为林文月是男的,更不知道她居然是连雅堂外孙女了)。。。
评分一般我看食谱都是匆匆扫个大概然后就自己发挥了,这本没有图的食谱却认真地看完了,而且里面所有的菜我都是不吃的。做饭真是一件需要心情的事。
评分2008-3-22,与柏林同访第三级书局,购之慰劳自己
利用有限的睡前时光,我看完了[饮膳札记]。 我确定自己不太喜欢林文月的笔触,或者说对她的风格适应不良。写散文词藻过于华丽固然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太艰涩也不意味着就是清新脱俗。而于每道食物间忆起昔日旧事固然让人感慨,但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则未免有些做作。作者的感情...
评分利用有限的睡前时光,我看完了[饮膳札记]。 我确定自己不太喜欢林文月的笔触,或者说对她的风格适应不良。写散文词藻过于华丽固然是一个大问题,但是太艰涩也不意味着就是清新脱俗。而于每道食物间忆起昔日旧事固然让人感慨,但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则未免有些做作。作者的感情...
评分这样珍贵、细致又优雅的食谱,对于久不进厨房的我来说,有些暴殄天物了。 对于食物,总是在两种矛盾的观点中徘徊。 时而觉得饮食越是清淡简单越好。吃素于我没有对生命悲悯那么高尚的层次,而是往往觉得一些活物肉类带着腥气浊气,吃得太多,似乎烦恼也会增多。保持腹中空空...
评分很喜欢这本书,一是我本来就喜欢这些谈谈美食的书;二来作者不仅仅是谈美食谈如何弄,还渗透着作者对于生活的追求和理想。每次都看得我饥肠辘辘口水滴滴,很有也去试试身手的冲动,但是,没有作者的耐心和细心、爱心,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只能翻书解馋。 如果去掉什么一个女教授...
评分已不知何时得知林文月的大名,亦忘却了初读林氏文章时的欢欣与惊喜。如今对她的文章更是推崇备至,每得之便喜不自胜,全然忘却读书人的矜持。我之读书,总喜欢将某位作者的书尽数搜罗囊中,一口气读个十之八九。实体书既不好买也不大买得起,倒是电子书大行其道,满足了我的这...
飲膳札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