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称为“西域探险之父”的作者,一次最有名的探险行动,成就了这本书近90年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力。而这本新版书最大的“看点”,在那些跨越时空的精美图片,驼铃、海洋、庙宇、宝库,在生动视觉与经典文字中一一复活。我们跟随着斯文·赫定的驼队进入戈壁,发现楼兰,寻找罗布泊,翻越喜马拉雅,体验着他长达40余年的探险故事。
经常阅读各种当代游记的我,绝没有想到这个在瑞典和诺贝尔一样知名的伟大探险家的旅行记这么“好读”,这显然是探险家里最会写作的,作家里最会探险的。 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深入亚洲腹地的日子里,常常一年半载才能收到家信,然后不论日夜不眠地读完。在那些地图从未标...
评分早就知道他有很多粉丝,却从没想过去读,直到这次新疆归来,又见有人把这书推荐为了解100年前新疆风物的最佳文本之一。遂买。不单有新疆,还有西藏旅行记,倍觉美好。 1、好旅行者的素质:由本书可见,意志坚定,身体好,有钱(赞助),好奇,宽容,坦诚而有沟通技巧...
评分经常阅读各种当代游记的我,绝没有想到这个在瑞典和诺贝尔一样知名的伟大探险家的旅行记这么“好读”,这显然是探险家里最会写作的,作家里最会探险的。 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深入亚洲腹地的日子里,常常一年半载才能收到家信,然后不论日夜不眠地读完。在那些地图从未标...
评分1988年的时候,这本书在出版社已经没有了,84年印书的时候印的不多,只印了一版,我在88年要到了一本样书,还是问社长要的,后来还印过原中华书局版的<西域考古记>附了100多张图,这几本书几次搬家以后,一直没有丢,有好些书丢了找不到了,只有他们还留在书匣里.
评分《亚洲腹地旅行记》又名《我的探险生涯》,读了很久。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在中国杨镰的书里,杨对赫定和这本书推崇备至。读毕几点感受想说一下: 1、平淡与惊奇。这本书很长但读起来也可以很迅速,因为人们在不一样不重复的景观下对时空的感受是很迅捷的。亚洲腹地就是如此。这本...
翻译得那叫一个渣!
评分节选、盗图、地名翻译不堪(如 加兹温QAZVIN,译成喀斯平;又如 波罗的海,译成巴尔的海……)【我收回地名翻译不堪这一条,因为全文明显是盗孙仲宽三十年代的版本】
评分traveloque
评分期待了很久的一本书,终于在国图觅得了她的芳踪!很可惜,允许外借的只有这个版本... :( 带回来以后便迫不及待地很快把它读完了。不能不说,该版本业余的地名翻译和错漏百出的排版让人感到很是不快,但这些都难掩她自身的光彩!读完了这本书,我对西部那片神奇土地的熟悉和向往又更近了一分!期待1984版本以及英文版,期待更加详细的中英文对照地图~ :)
评分斯文赫定的旅行是影响深远的,可惜这个版本是节选,有些地方看得一头雾水。 早期的文学作品或译作,读起来都很别扭,看起来很费劲,这一本还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