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尘
作家。现居成都。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中文系。曾先后供职于媒体和出版社。已出版有《华丽转身》《提笔就老》《生活就是秘密》《一朵深渊色》《啤酒和鲈鱼》《酒红冰蓝》《中毒》《锦瑟无端》等随笔和小说三十余部。
这是一本关于日本文学之旅的随笔集。
多次往返日本,你知道京都、金泽、镰仓何以成为日本三大文艺胜地?如三岛、太宰、岛崎、紫式部等作家与清水寺、三鹰、马笼宿、箱根有何渊源?夏虫色、琉璃色、踯躅色是什么颜色?谷崎润一郎的墓地,为何分立着刻有“空”与“寂”的两块墓碑?作为“文豪之家”,日本几乎每处都与为人熟知的作家作品们紧密相连,从东京、镰仓,到伊豆、京都,跟随洁尘的脚步,我们一步步走在日本的土地上,也走在文学的城堡里。
作者以个人的旅游行迹为线索,对日本文学进行了重新梳理,遂成此书。洁尘笔下,个人见闻与文学考察互相应和,灵光妙悟,俯拾即是,文人逸事,信手拈来,既是对日本文学的全新整合,也是日本文艺深度游的指南。
本书是“洁尘日本行走随笔”第一本《一入再入之红:日本文学行走随笔》,第二本《深过最深之水:日本艺术行走随笔》即将面世。
看序言的时候,看到洁尘说儿子已为青年时竟一瞬间讶异,时间真的在向前跑着啊。 从前对日本文学一直有一种感觉,它总是以自有的风格在向世人讲述每一个时代的故事,日本的作家们写那些压抑的,惊恐的,奇妙的,甚至是平淡的故事,没有那么五光十色,反而是白色,透亮纯净,但也...
评分虽然夏天来,石苇依然只一叶。 夏月夜,章鱼壶中虚幻梦。 不断穿越,不断穿越,还是青山。 命也如是,只有草笠下,稍得些凉意。 长夏草木深,武士当年泪痕。 露水的世啊,虽然是露水的世,虽然如此。 生为蜘蛛,须结网。 问:盛夏的时候,刚好洁尘有几次的日本之行,她去日本应...
评分莹日莹风,高低千颗万颗之玉; 染枝染浪,表里一入再入之红。 ——菅原文时《花光水上浮诗序》 题记展示了这本书的书名出处,而整本书的气质也是一脉相承的日式文艺,尤其是可以每页都摊平的裸背线装、丰富的配图、竖排小标题,充斥在全书各处的日本文学作品、影视剧…… 这本...
评分挺赶的一周,在鉴书团截稿的前一天才把《一入再入之红》将将掩卷。在从豆瓣拿到的书中,最喜欢的就是这本了。升个为父亲后,安静读书的惬意已经难得了,也只有在老婆孩子安睡之后,可以倚在床头、借着台灯不够劲儿的光线咀嚼着文字。那么洁尘的这本散文就很适合了,明媚温和的...
评分非常充满少女心的封面,虽然作者一度再度地强调禅,空,寂。也许如此,封面迅速脱落,当真是一期一会转瞬即逝。 插图最美,却总于正文有着一两页的偏差,也许是编辑的有意为之,编辑的禅意。 这是一本大型的作者对于霓虹国鉴景、鉴书、鉴影、鉴禅、鉴人大合集。我想,如果有一...
整本书给人感觉很好,充满女性文艺气息?!因日本文学随笔买的,有文艺范加旅行指南回味,就还行,实则我也不知道好的日本文学随笔该是怎样,又因向来少读女性作者的书,提不起太多兴趣,也许是受众面更小?最后提一下,感覺日本文学作品大体受欢迎就是那几位,沉溺日本文学而又不懂日语的文学爱好者看来不少,好事?坏事?
评分读完之后惊觉日本果然是个深坑…
评分豆瓣鉴书团活动赠书…但是那段时间恰巧特别忙,就一直没有信守诺言写书评(我错了,我检讨…)也是给我自己上了一课,不感兴趣、没有时间就千万不要占用资源。趁着寒假期间翻了翻,对游记这种类型的书不是很感兴趣。也get不到书评里所说的轻盈的文字。我反而觉得,遣词用句和引经据典读来有点像安意如,不过一个瞄准诗词一个瞄准日本文化。
评分洁尘是那种知性又轻盈的作者。线索很多,常常从一条路分出其他路来,歪歪斜斜枝杈丛生,最后长成关于日本文学的大树,关于行走的大树。所以除了路线之外,你几乎无法梳理出一条清晰的线,但大树自已长成,满载着三岛、谷崎和九鬼周造的片羽亮甲,恨不得一头扎进日本文学的水里,饮个痛快。
评分旅行和文学相结合,边走边写的日本随笔,一脚一字之间走过去,阅读—行走—照见内心—抒发感受。了解到不少日本文学作家和传统民俗文化,看到熟悉的作家时很有代入感,很想跟着路线行走,边走边想,让人回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