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飒,60年代末于内蒙古草原插队,70年代就读、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班牙语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与西班牙有关的工作,曾赴西班牙及拉美数国进修、考察,现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会文化室工作,研究员,著有:《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1998)、《思想的旅游:西班牙散记》(2001)、《拉丁美洲思想史述略》(2003),《彼岸潮涌:拉丁美洲随笔》(2007) ,并发表各类文章、译文数十万字。
《丰饶的苦难》从纵横两个方面对拉美大陆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描绘,所涉内容包括西方人的入侵和殖民、天主教中人道主义思潮的衍化、拉美思想的奠基和繁荣、主要政治事件和人物、本质的艺术和文学代表、作为第三世界贫穷国家精神的拉美知识分子、民族的气质和性格,此外还有相关的地理环境、早期史、语言和文化基础、数据和文献,以上内容都力图交代清晰。
一直拉丁美洲是块丰饶土地 但是看他的发展一波三折 便有兴趣了解它的历史,一位友人推荐了这本书 这本书的确是想了解拉美历史兴趣材料(或许对于我来说*^__^*)系统的概括了拉丁美洲的发展史 苦难史,包括我们国家在发展过程是否有相似之处 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式
评分此书非常情绪化,不太客观。引用的历史也是片面的,忽略和自己观点相冲突的事实。 例如,书中说,德克萨斯原来是墨西哥的领土,美国人放肆的移民德克萨斯,这些移民在美国的策划下,独立出去,最后被美国吞并。 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的,墨西哥独立的时候,德克萨斯的墨西哥人...
评分近日重读《丰饶的苦难》一书,感受颇多。今志于此,以供自己闲来再作玩味。此书带有浓烈的感情色彩,让人在读时也陷入深深的义愤之中。理智在这里总是让位于情感。第一次读时,就想写点什么,但写了百十来字就无法下笔了。那是一种无言的痛,激于和作者一样的义愤。近日重...
评分花了四天时间,每天在能把人挤成肉饼的公交车上看完了索飒老师的《丰饶的苦难——拉丁美洲笔记》一书。也许你会说,装什么啊!公交车是看书的地方吗。那我为什么在公交车上看?是因为我一头扎进去了就出不来,至少是不愿意出来,如非怕误了工作,我绝对会从我翻开这本书,看完...
评分想用书中“富裕的山,哭泣的山”作为开头,因为客观来讲,哥伦布开辟新航线发现美洲大陆这一事实在很大程度上被历史肯定为一个伟大的成就,然而这种历史的存在着极大的可探知的偏差性,也就是说,在事物的定律下,开辟新航路有着它的两面性,而本书中所介绍的西班牙、英国殖民...
厦门思无邪书店,喜得
评分以情代论的后果是反而减弱了记述的力量
评分这趟水很深。
评分体系有点乱,抒情有点多
评分墨西哥旅行中的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