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詳細研究十七、十八、十九三個世紀的中國學術史,闡釋瞭學術發展的不同階段及其相互轉化的原因,從哲學和思想層麵分析清代的學派、代錶人物和典型作品,提齣瞭諸多新見解,是公認的空前佳作。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大概創作於1923年至1925年春之間,原為梁啓超在清華大學和南開大學等校任教時的講義。在這部共計十六講、二十餘萬字的講義中,作者將近三百年的學術變化,數以十計的學科概貌,上百種的專門論著,幾百位儒士學者,縱橫論列,巨細兼顧,條分縷析,深入淺齣,洵梁氏學術論著之代錶。
首先,照例来说应该充分赞扬一下这本学术著作。在第一页,开宗明义道:“这本讲义,是要说明清朝一代学术变迁之大趋势,及其在文化上所贡献的份量和价值。”平心而论,这确实是我们窥探清代学术或者说传统国学的一本好书。本人国学并没有算入门,所以在这里说的话,大家要留个...
評分对于清代的学者,固有的观念使我们以“迂腐的考据”一言以蔽之,故而据此而言中国数百年文化为酱缸,将古人一笔抹杀,实在是可笑之至,梁任公这两本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与《清代学术概论》即对此三半年之学术精神进行的科普,读罢后掩卷,此乃中国真学术也,今人著...
評分此文以《商务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新在哪里》为题,刊载于2012年4月11日《中华读书报》第10版。刊载时编辑多有改动,以下按照作者原标题及原文。 返回“讲义”的现场 ——商务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校本》缘起 梁启超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近年来不断受...
評分翻翻是不錯的書,不必精讀。
评分真誠通俗,循循善誘。
评分P141“學問無所謂精粗,喜精惡粗,此後世之所以誤蒼生也”——顔習齋《存學編》捲一 相當有閱讀難度。。。
评分顔李學派道我所欲言!
评分真誠通俗,循循善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