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梁漱溟 中国文化 文化 哲学 中国 社会 社会学 国学
发表于2025-05-08
中国文化要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梁漱溟作品集全新整理 权威文本
梁漱溟先生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
我不是“为学问而学问”的。我是感受中国问题之刺激,切志中国问题之解决,从而根追到其历史,其文化,不能不用番心,寻个明白。
我著有《中国文化要义》一书,内容观点自认为分析中国老社会的构造(或云结构)有精到之处。——梁漱溟
梁氏为一肯用心并力行其所信之人。民国以来,肯对国家根本问题用心,从而提出其主张如梁漱溟者,实在不多。——胡秋原
———————————————————
———————————————————
本书为梁漱溟作品集之一,其余两本为《乡村建设理论》和《人心与人生》。2005年前后这三本书都曾作为“世纪人文系列丛书•世纪文库”系列出版。《中国文化要义》多次加印,累计印数达36000册。这次为新版,改变了开本与定价,增添了一些珍贵的手迹照片,并增加了部分附录,使其更具权威性与收藏价值。
本书被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的经典作品,书中充满着“问题意识”。每个人从少年起就回避不了的人生意义问题,古老中国在清末以来所遭逢的民族前途问题,都把梁漱溟引向同一个中国文化。在梁漱溟看来,中国文化既是这两大问题的根源,也是这两大问题的解答,关键在于如何来认识这种文化。对中国文化本身,梁漱溟也从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入手来探讨。中国的知识、经济和政治无一称强,却何以历史悠久、广土众民,以至于面对强悍日寇仍能持久抵御?人们总说西方人是个人本位、中国人是社会本位,但如何解释中国人的“一盘散沙”,甚至“缺乏公德”呢?中国文明那么早就灿烂辉煌,但何以一直没有发展出像样的科学体系?中国缺的是民主本身,还是西洋近代国家那样的民主?……
梁漱溟(1893—1988),20世纪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生于北京,原籍广西桂林。原名焕鼎,字寿铭,又字漱冥,后以漱溟行世。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为促进国共团结抗敌而奔走,参与创建民盟;胜利后又参与国共和谈,为和平建国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但心思之用更在于人生问题之研究。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终其一生。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与《人心与人生》等。
"有对"、"无对"之论不敢苟同
评分半白不白读起来很累的。虽然我也是翻着看 我还是假装自己读过了吧
评分有创见,时常让人眼前一亮,为了讲清楚问题显得啰嗦了些但能看出梁先生严谨的作风,但是让人无力吐槽之处出现的频率也不低,先生相当有高级黑的潜质。总之,就我个人而言,尽管能从书中学到不少,但却喜欢不起来。这并不是三观同不同的问题,因为虽然我不喜欢儒家,但是却是天生地接纳、溶解了儒家思想最基本的那一部分,这就是集体无意识。而且我从来不是拒绝真理的人。不过自己是否真懂了梁先生又是一回事啦。
评分只能给5星啊,以后要重读
评分要之,中国一切优势劣势全在一个”理性早熟”上。理性不同于理智,乃通乎天地万物不锢于求生机械之人类本性。由理性早熟而形成了伦理本位与职业分途之社会,形成了重情重义,自立安分之风。同时也造成了本能被理性抑制,从而经济科学,武力政治不得发展之局面。
人类文化通常以宗教为开端,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又以宗教为中心。宗教是道德,礼俗,法律的寓所。在西方,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会被视为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宗教有统摄凝聚作用,它使得不同的人因着共同的信仰而走到一起来。宗教也有驯服的作用,它使得人心归顺,使得人克制内心...
评分在大二的时候知道梁先生,前几天在图书馆找到他的这本书一直感到非常激动。喜欢里面略有历史感的叙述,条理清晰的讲述让人觉得老先生就好像是在面前讲课一般。 看完书,我最大的收获却不是有感梁先生对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比较和他严谨的逻辑,一丝不苟的论证。我老是在想的...
评分 评分作为一本四几年的书真是该给五星,能如此深入剖析中国文化,梁漱溟厉害。这书162页一句话很有意思,看得我简直以为他说的是Wen总.理了,梁漱溟是这么说的“中国制度似乎始终是礼而不是法,其重点放在每个人自己身上,成了一个人的道德问题。”看到这话,我一下子想到他,说的真...
中国文化要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