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生,湖南长沙人,1964年初中毕业即下放湖南江永县插队落户,10年后返城当搬运工,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西方哲学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先生,1982年留校任教,历任讲师(1987)、副教授(1988)、教授(1989),博士生导师(1993)。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代表作有专著:《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译著有康德“三大批判”等。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所谈论的主题,如真诚、虚伪、自欺、羞愧、忏悔、孤独、自尊等等,也许是每个人夜晚睡前都曾考虑过的,但极少有人像《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这样系统地考虑过。作者以中西文化心理的历史比较为经,以对人的自我意识、人格和自由等哲学概念的分析为纬,层层推进,最终落实到一代中国人的自我分析、自我咀嚼和自我反省之上。全书笔触细腻,观点锐利,既保有陈述的严谨,又于思想的喷薄中呈现温情般的关怀,为读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进取和开拓提出一种可供选择的态度。
凝视神秘,说不可说 ——为邓晓芒《灵之舞》新版作 (郭勇健) 人称“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个骑士”的黑塞,在他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借雕塑家歌尔德蒙之口,道出了他对许多技艺精湛的艺术作品的不满:“它们缺少一点...
评分对我影响最深远的书:《灵之舞》邓晓芒著 这样一本书,它以最平常的语调谈论普通人关心的心灵话题:关于真诚,关于责任,关于孤独、自由和其它心灵世界的语言,如果你有足够耐心并且如果你真正关心,就能进入书中理性而诗意的世界。不论最初看来多么难以理解,就是这本书...
评分凝视神秘,说不可说 ——为邓晓芒《灵之舞》新版作 (郭勇健) 人称“德国浪漫派的最后一个骑士”的黑塞,在他的小说《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中,借雕塑家歌尔德蒙之口,道出了他对许多技艺精湛的艺术作品的不满:“它们缺少一点...
评分一本书如果看过以后会忘记的差不多,那看书还有什么意义呢。 这个问题也困扰着我,因为我的记忆力不是很好,在散漫的时光里看情节性不强的书本,的确过不了几天就会忘的差不多。年轻时候我常常问自己,看书干甚?不去吃点好的,喝点好的,玩点好的吗?但是随着阅读习惯(以及某...
思想没跨越80年代,早已过时的弗洛伊德理论贯穿始终,文革伤情时隐时现,存在主义、剧场理论、自由意志也都是用滥了的货色——东拉西扯、肆意妄言的意识流写法更使本书身价大跌,超过3星就亏心!初稿于1988,反映了那个年代文化界水准和思潮动向(89),当时的晓芒不过是文化沙漠里的一只蚁狮
评分看得出来邓公还是想说点什么的,但是此书的亮点在于第一章对表演和真诚的分析,余下都是各种瞎扯。把西方的经典故事和经典英雄和阿Q以及文革语言进行对比,这难道有意义么
评分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思想上的震动~~要给六星~~
评分我竟然是在喜马拉雅听书上听完了邓老师的这部小小的“巨著”,包含了太多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哲学上的知识了,而且富含批判性与精辟性结合的深邃观点,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东西方人格的对照性批判解读,从文学典型形象中挖掘出具有普遍性的艺术理论和心灵密码。以及用富含哲理性与逻辑严密性再加诗化味道浓厚的优美的语言熔铸成的精准批判国民性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性理论。实在不是一本轻松随意的“小品”式的文字。
评分看得出来邓公还是想说点什么的,但是此书的亮点在于第一章对表演和真诚的分析,余下都是各种瞎扯。把西方的经典故事和经典英雄和阿Q以及文革语言进行对比,这难道有意义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