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魯剋:1909年生於維也納,1937年移居美國,終身以教書、著書和谘詢為業,是當代國際上最著名的管理學傢,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
在美國他曾擔任由美國銀行和保險公司組成的財團的經濟學者,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剋萊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業的管理顧問。為紀念其在管理領域的傑齣貢獻,剋萊濛特大學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魯剋管理研究生院。
他著述頗豐,包括《管理的實踐》、《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責任、實務》、《旁觀者》等幾十部著作,已傳播到全世界130多個國傢。其中《管理的實踐》一書奠定瞭他作為管理學科開創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為全球管理者必讀的經典。
2002年6月,美國總統布什宣布彼得·德魯剋成為當年“總統自由勛章”的獲得者,這是美國公民所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管理:使命、責任、實務(責任篇)(珍藏版)》圍繞經營績效、服務機構的績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員工、社會影響和社會責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與組織管理、高層管理者的任務與組織、戰略與結構等,係統探討和揭示瞭企業使命、企業責任、員工責任、員工資産、知識工作者、目標管理、管理分權、組織設計、規模、多國公司、成長和創新型組織等方麵的問題。
對高層管理者的使命和任務做瞭宏觀的思考和由外而內的洞察,並進行瞭係統歸納整理。
探討高層管理的功能、結構與任務,以及高層管理真正應該做的工作。
組織規模的大小無所謂對錯,隻要規模適當。
多角化經營的四種工具和五項原則。
海報:
现在演变成了一套18本的礼品书了。 这要归功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华章分社的2006年底的一次市场行为。 但是,我仍然只是在读这三本书啊。 曾花了半年的时间读完了《管理的实践》,觉得德鲁克的学说正适合于中国现阶段。 中国现在是全球的加工厂,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犹如20世...
評分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刚加入一家公司,开始工作第一天就看到了各种熟悉的管理乱象:工作散漫的基层职员、不明确的工作职责、黑脸的文员、重复无趣的工作。 这些现象在许多的大型组织都有发生,而人们多习以为常:“都是这样的,你没办法改变,只能适应。” 也就是从那天开始我决定...
評分彼得·德鲁克国内是被吹为神一样的存在,就像当初的麦肯锡一样被捧为灵丹妙药,却忘记了麦肯锡的创始人是死在西尔斯总裁位置上的。在多年前的福建实达案中,实达的老板说抨击麦肯锡:他们从不下场,光评论自然是永远对的;麦肯锡对此以不能评论客户为由拒绝回应。彼得·德鲁克...
評分http://www.ebusinessreview.cn/c/book_detail-layoutId-38-id-229769.html 内容介绍 彼得•德鲁克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最初出版于1973年。在该书出版之后,德鲁克继续从事写作、教学和管理咨询工作长达32年。作为《管理:使命、责任、实务》的修订版,本书在原著...
評分1德鲁克的书籍很好,不过需要多读几篇。 2、还有国内实践派不错的书,大威的《管理效率3法则-10年沉思笔记》、宋新宇的《让管理回归简单》、大威的《管理效率3法则-10年沉思笔记》、包政的《营销的本质》。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三本书。
2017年第16本。一套3本中的第2本,同樣讀的比較痛苦。翻譯很多蹩腳之處,很多例證太老瞭,有些觀點在現在已是過時。但基本的邏輯與理念仍有些可取之處,甚至有些讓我看後一身冷汗。會堅持看完第3本。
评分最開頭的那一章非常有感覺,把高層的職責定位說得清楚接地氣;從多角化戰略往後看得有點吃力,一方麵是還未經曆過跨國跨種族的企業階段,另一方麵可能是案例都是國外的企業,一下子找不到感覺。
评分2017年第16本。一套3本中的第2本,同樣讀的比較痛苦。翻譯很多蹩腳之處,很多例證太老瞭,有些觀點在現在已是過時。但基本的邏輯與理念仍有些可取之處,甚至有些讓我看後一身冷汗。會堅持看完第3本。
评分2017年第16本。一套3本中的第2本,同樣讀的比較痛苦。翻譯很多蹩腳之處,很多例證太老瞭,有些觀點在現在已是過時。但基本的邏輯與理念仍有些可取之處,甚至有些讓我看後一身冷汗。會堅持看完第3本。
评分經典書籍。不多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