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通橋之戰

惠通橋之戰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著名軍史學者、作傢。1968年7月齣生,1985年9月考入軍校入伍。曾任解放軍齣版社《軍營文化天地》雜誌主編、軍事科學院解放軍黨史軍史研究中心研究員。著有“滇西抗戰三部麯” 《1944:鬆山戰役筆記》《1944:騰衝之圍》《1944:龍陵會戰》,榮獲中國好書奬、中華優秀齣版物奬、文津圖書奬等。

出版者:
作者:餘戈
出品人:天喜文化
頁數:352
译者:
出版時間:2024-5
價格:88.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558017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遠徵軍在緬北滇西的抗戰,是全民族抗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戰事吃緊時期,滇緬公路成為中國唯一的對外交通運輸生命綫,而天塹怒江之上能夠承載汽車通行的橋梁隻有一座——惠通橋。

在第一次入緬作戰期間,惠通橋維係著十萬遠徵軍的兵力輸送和物資補給;戰事失利後及時爆破惠通橋,為避免形勢危殆構築起一道戰略防火牆。在滇西反攻階段,修復惠通橋、奪控滇緬公路,惠通橋又成為扭轉戰局、贏得勝利的戰略樞紐。

惠通橋不僅支撐著緬北和滇西兩個戰場,也是從戰略防禦轉嚮戰略進攻的戰略焦點。從此種意義上講,惠通橋不僅關乎滇緬戰場的成敗,更關乎著民族抗戰的命運。

本書以“微觀戰史”的寫作方式,藉助最新發現的原始檔案,對圍繞惠通橋的戰事和人物細節進行瞭細緻還原。作者以惠通橋這一戰略節點為著眼點,冷靜客現地敘述瞭1942年中國遠徵軍與日軍圍繞惠通橋展開的攻守較量,細膩生動地再現瞭抗戰史上一段命運轉摺之戰。

編輯推薦

1. 1942年中國遠徵軍退守怒江,炸毀惠通橋,打破瞭日軍覬覦昆明的企圖,為日後扭轉戰局創造瞭條件。本書以細膩的文字和豐富的史料完整講述瞭1942年中國遠徵軍圍繞惠通橋展開的一係列戰事,這在抗戰史研究上是第一次,填補瞭研究空白。本書也是作者微觀戰史寫法的再次運用,其細節呈現,史實挖掘,甚至以日來記的寫作,真實還原瞭一段抗戰史,是一部有血有肉的作品,可讀性極高。

2. 《惠通橋之戰》大量使用瞭口述史資料,最大限度還原瞭曆史。同時,本書也以客觀的態度講述日軍和中國遠徵軍真實的戰場狀態,正視曆史,給人警醒。作品讓人體會到瞭戰場的殘酷和戰役指揮時韆鈞一發的緊迫感,真實的戰爭絕不是熒幕上簡單的衝殺,而是細微之處的臨機處置,充滿瞭許多不確定性。本書是一部真實的戰史作品。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在电视节目匮乏的年代,电视上经常播放一部南斯拉夫老电影《桥》,情节当时看不太懂,但歌曲却十分熟悉,《啊!朋友再见》。如今翻开军史学者余戈的微观战史视角下的攻防战杰作《惠通桥之战》,历史战争的硝烟中,无数知名的,不知名的桥都涌现出来,作者把历史、战争的桥梁搭...  

評分

評分

評分

惠通桥,一座横跨于怒江之上的桥梁,是抗战时期滇缅公路的必经之所,承担了运输战略物资的重要地位。这座长205米的桥梁,历经了战火的洗礼,见证了中国远征军的与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最终,在来袭的日军面前被炸毁,用最后的毁灭阻止了日军的侵略步伐。 《惠通桥之战》是著名军...  

評分

如果我们在网上搜寻“惠通桥战役”,会发现“一分钟改变抗战历史”这样难以置信的词条,那么艰难的康张怎么会受一分钟影响呢?而整个战役在网络上也是介绍的比较简单,好像是张祖武在一瞬间改变了战争的走向一样。那这个一分钟背后到底有什么的故事呢?这本书就讲述了这个一分...  

用戶評價

评分

讀過餘戈老師的“滇西抗戰三部麯” 《1944:鬆山戰役筆記》《1944:騰衝之圍》《1944:龍陵會戰》,對他的微觀戰史研究和寫作十分佩服。幾年之後,再次拜讀《惠通橋之戰》,依舊摺服。他查閱瞭很多史料、國內外戰史著作、戰況總結報告、當時參戰人員的迴憶錄、地方誌等。所有這些資料都服務於一個極為簡單清晰的敘事綫索,即為瞭抗戰,必須在大西南先修一條路,作為對外聯絡和運輸通道。而這條路上最重要的咽喉,就是這座惠通橋。中國遠徵軍也正是跨過這座橋,開赴緬甸作戰。 作者的敘事開始於修路架橋,落筆炸橋、破路,從中國整個抗戰曆程來看,這是黎明前的黑暗,暫時的挫摺是為瞭最終的勝利。 惠通橋之戰成為確保滇緬公路、中印公路這兩條重要戰略通道暢通的關鍵。這座橋,最後成瞭通往東京的勝利之路。惠通橋在中國抗戰曆史中的作用

评分

作者在weibo上發瞭配套的地圖,大傢記得去下載後參照閱讀

评分

戰史類著作,一脈相承作者之前滇西抗戰三部麯,算是一段曆史,一個著名地點的補餘之作。研究的一如既往的細緻,想瞭解中印公路曆史,尤其是丟失中緬公路的過程,足夠。 但個人閱讀習慣,感覺還是細節有餘,細節不足。有餘的是何時何地何人進行何種戰鬥,尤其是引用大量日軍迴憶。細節不足是眾多參與者,將軍,士兵,平民,華僑。。當時所想所為。當然這跟資料不好搜集有關,很少見作者引用颱灣方麵關於此戰的檔案。個人還是更喜歡記者似的描寫方法,通俗易懂,粗細結閤。 謝謝作者。

评分

讀過餘戈老師的“滇西抗戰三部麯” 《1944:鬆山戰役筆記》《1944:騰衝之圍》《1944:龍陵會戰》,對他的微觀戰史研究和寫作十分佩服。幾年之後,再次拜讀《惠通橋之戰》,依舊摺服。他查閱瞭很多史料、國內外戰史著作、戰況總結報告、當時參戰人員的迴憶錄、地方誌等。所有這些資料都服務於一個極為簡單清晰的敘事綫索,即為瞭抗戰,必須在大西南先修一條路,作為對外聯絡和運輸通道。而這條路上最重要的咽喉,就是這座惠通橋。中國遠徵軍也正是跨過這座橋,開赴緬甸作戰。 作者的敘事開始於修路架橋,落筆炸橋、破路,從中國整個抗戰曆程來看,這是黎明前的黑暗,暫時的挫摺是為瞭最終的勝利。 惠通橋之戰成為確保滇緬公路、中印公路這兩條重要戰略通道暢通的關鍵。這座橋,最後成瞭通往東京的勝利之路。惠通橋在中國抗戰曆史中的作用

评分

《惠通橋之戰》展示瞭中國遠徵軍在滇緬戰場上的英勇抗爭,惠通橋作為關鍵戰略節點,在戰爭中扮演瞭重要角色。作品細緻還原瞭戰爭的真實麵貌,展現瞭戰爭的殘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