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澤,生於1982年。韓國名校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信息經營碩士。於2007年入職五百強企業著名的CJ集團,十餘年來曾12年來擔任CJ人纔院新職員入職教育和CJ第一製糖消費者VOC分析、品牌營銷等職,目前為CJ集團品牌經理。曾多次為政府機關和企業做有關世代溝通方法和新生代營銷方式的演講。
林洪澤在接觸90後新員工和消費者的過程中,將自己感受到的世代差異,對這一代群的觀察在網絡上連載,命名為“9級公務員一代”,該作品入選第5屆brunch book銀奬。專欄內容也成為《90後來瞭》一書的部分素材。《90後來瞭》齣版之後,引起讀者強烈共鳴,僅在韓國本土就銷齣60萬冊,入選瞭由《韓國經濟新聞》、interpark共同選定的“2018年經管類年度書單”,並於2019年被韓國書店聯閤會、韓國大型網絡書店YES24評為年度圖書。
譯者:
葉蕾蕾,韓國梨花女子大學文學博士。已取得韓國翻譯傢協會頒發的韓中筆譯一級資格證書。多部譯作先後受到韓國文學翻譯院、韓國大山文化財團等機構的翻譯援助。現就職於重慶工商大學外國語學院。
“90後到底在想些什麼?”
他們渴望被社會認可,但不願意因此失去自我。
他們追求”生活的遊戲“,因為活在”照顧好自己就已經夠纍的世界“。
90後一代中,年紀最長的已步入30歲。他們逐漸成為中堅力量,以特有的簡單、有趣和率真改變著周圍的世界。本書作者林洪澤多年為韓國政府、企業做代際溝通方麵的培訓和演講。他以輕快的文字風格、豐富的個案調查、統計數據、文化理論、社會背景分析,深入研究韓國的90後一代。他們身上,體現的是東亞90後一代青年共通的特性。
90後討厭
長篇大論
倚老賣老,爹裏爹氣
嚴格的等級製度和權力結構
一切形式主義和人浮於事
工作對生活嚴重入侵
特權和不公平
商業欺詐和誘導消費
90後喜歡
玩梗、錶情包
平等、開放的交流態度
扁平化的管理層級,決定權和參與感
務實的工作方式
工作與生活平衡,有時間發展興趣愛好
在社會各領域實現平等和誠實
從個人喜好齣發的消費
书主要分三部分,90后的综述,90后作为下属的角色和作为消费者的角色。首先说的是考公,近两年经过了知识付费斜杠青年等各种洗刷,经商下海成为热门选择,然而疫情和福报和35岁是个坎,分分钟教做人,一个稳定的铁饭碗重新进入热门选择,这一点看着很有共鸣。其次是更为个人主...
評分 評分作为一名90后,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好奇。 虽然不需要外界声音来帮我完善自我,但我很好奇,现在大家是如何看待慢慢步入30岁而立之年的90后的。 在这里,90后是一群被观察者,在职场上、在社会上、在人群里。 有趣的是,书名叫做《90后》来了,但这却是一本80后写的关于90后的书。...
評分作为一名90后,读这本书的初衷是好奇。 虽然不需要外界声音来帮我完善自我,但我很好奇,现在大家是如何看待慢慢步入30岁而立之年的90后的。 在这里,90后是一群被观察者,在职场上、在社会上、在人群里。 有趣的是,书名叫做《90后》来了,但这却是一本80后写的关于90后的书。...
差強人意。第一部分很好,後麵兩部分真的很懷疑不是湊字數的調研報告??
评分全書中的韓國改成日本和中國,竟然沒有絲毫違和。我們為什麼會活成這樣啊。加班文化,消費慣習,婚戀觀念,東亞三國真的是攜手並進,就連應對措施和無效的結果都是一樣的。
评分不能算讀過。第一部分還算認真讀完,而且深感中韓之間的相似,上升渠道的消失,工作上追求穩定,隱語的廣泛傳播,閱讀習慣的改變等等,將文中的首爾替換成北上廣也毫不違和的。不過但凡提及中國的情況,尤其是拿馬雲舉例,都很想敲敲作者的頭,想問他有沒有做過功課。從中也可以看齣,整本書都是較為淺層的羅列和分析,細數各種標簽,也僅僅停留在標簽上,麵嚮的讀者也並不是其書寫的90後,而是這個群體之外的目光(的確適閤拿去給愛開會和加班的領導看),第二部分之後直接從求職和消費方麵來寫,比起說理解新的世代,更像是希望通過這樣的理解來讓自己不被拋下,是主題為瞭解下一代的自我提升課程。不過文中引用的一句話還是很適閤拿來升華一下的:“變化的不是世代,而是時代。”
评分全書更像是論文集,年長一代帶著對新興一代的費解去研究新人類。寫考公潮、職場關係的幾篇優於其他,能夠提供外部的案例和細節,但分析淺嘗輒止。
评分讓我從“小我”齣來,看到更多“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