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1895—1990),中国著名哲学家,历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著作《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简史》《贞元六书》等为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经典,对中国现当代学界乃至国外学界影响深远,称誉为“现代新儒家”。
本书主题为“哲学课”。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佛学传入与玄学的奇妙融合,知行合一的辩论……都将在本书中呈现,构成完备详尽的中国哲学史。本书通过哲学展现西南联大通识教育的多元性,将中国哲学的脉络抽丝剥茧,梳理得当。中国哲学直到今天还在深刻地影响国人,理解中国哲学,才能理解当下。
这是一所只存在不足九年、早已湮灭在历史硝烟中的神圣殿堂。对于很多人来说,她已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历史名词、一段不甚了了的过往云烟。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她却是旷世的绝响、惊鸿一瞥的不朽传奇与缕缕不绝的深切怀念——我们怀念的,是那些万分艰辛却又光芒万丈的日子…… 她...
评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西南联大能成为中国教育史上的奇迹,培养出杨振宁、李政道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朱光亚、赵九章等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170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与西南联大所实行的通识教育密不可分。清华大学校长...
我之前以为这本书不好,看完才发现这对个人的素质要求太高了。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文言文资料实在是太多了啊。最后,行儒礼,遵墨规,以孟子之心性,神游老庄之思,加荀子之批评,私以为此乃先秦诸子百家之长。
评分系统介绍中国哲学史,子学时代、汉代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思想,如果20年前就遇到的话可能会更好,更有指导意义。
评分近期看得最认真,看得最久的一本书,收获很多。 带着一个问题在读,我们学哲学是为了什么?西南联大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还在教授哲学,是为何?看完以后感觉自己有了答案,对于哲学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说文》:哲,知也。从口,折声。哲学,意味着是关于智慧的学科,是关于我们如何思考,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学科。书从百家争鸣中选取有代表性的诸子之言阐述各自的理念,表达各自的区别;到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于后代政治思想的深远影响;魏晋玄学看不懂;隋唐的佛学发展到底有啥用,除了便于天子统治世人,我也想不出有多大的用处;朱明理学,王阳明的心学最有收获,对于天人合一有了新的理解;明清的康梁之言就没啥味道了。
评分哲学+文言文,实在是读不动了,对不起各位大师了…
评分是我妄自尊大了,想着本科生的教材能有多难,结果翻开一看全是不加注解的直接引用原典,实在是看着太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