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发表于2025-01-22
无限与视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人们往往把现代世界的兴起与科学态度在16、17世纪的出现尤其是哥白尼联系在一起。然而,要想理解现代世界的兴起,就必须理解它在中世纪的开端。全球性的现代文化是中世纪基督教文化自我演进的一种产物,其先决条件是人的自我理解的一种转变,这种转变与对上帝、上帝与人、上帝与自然的关系的不断变化的理解密切相关。文艺复兴时期对透视法的兴趣是理解这种发展的一把钥匙,阿尔贝蒂的《论绘画》对此作了简洁表达。但与此兴趣密切相关的是关于上帝无限性的神学思辨,库萨的尼古拉的工作特别清楚地反映了这种关联。现代的自我肯定(self-assertion)必然笼罩着虚无主义的阴影,后现代思想已经对现代世界的发展提出了质疑。然而,只有理解了现代世界的正当性,我们才能开始理解和面对其非正当性。正是本着这一精神,本书最后呼吁一种或可称为后后现代的(post-postmodern)地心说。
卡斯滕•哈里斯,1937年生于德国耶拿。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为耶鲁大学哲学系教授,研究领域包括艺术哲学、建筑哲学、现象学、现代早期哲学等。近年来主要关注主导科学技术的客观化理性的正当性和限度问题。其主要著作有:《真理:世界的构造》、《艺术关系重大: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起源>评注》、《虚无主义与信仰之间:<非此即彼>评注》、《无限与视角》、《建筑的伦理功能》、《现代艺术的意义》等等,编著有《马丁•海德格尔:艺术、政治与技术》。
张卜天,中国科技大学物理学学士,北京大学科技哲学博士,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中世纪和近代科学思想史。精通科学史、科学普及与哲学翻译,译有著作近五十部。其译文优美流畅,广受读者好评。
一个又一个比喻、一次又一次的重复引用。翻翻就算了。
评分读起来很悲观,越是运用理性追求真理,却越是接近于虚无主义,连寻求意义本身也丧失了意义,要在这层废墟上重新发现一个中心,我们从承认面对上帝的无能到面对科学的无能,精确的概括—“被宇宙航行学留在家里的人”,有了这份乡愁,才自然有了家
评分埃克哈特那一章非常棒,选段很精彩。但是总体上,讲了现代性视角原理下,科学技术、理性、上帝、人的自我超越性。元素还蛮多的一本书,表达流畅。略显不足的是,元素太多,观点略显单薄,逻辑论证一般。
评分很深刻,也很卖弄学问。
评分视角原理(principle of perspective):“要把一个视角作为一个视角来思考,在某种意义上就已经超越了它,就已经认识到了它的局限。我们只能看到无法如其本身地显示自己的某种东西的一种视角性显现。要想意识到视角,不仅要意识到所看到的东西,而且要意识到我们特定的视角是如何让所看到的东西以那种方式显现的。意识到我的视角如何让事物那样显现给我,不能脱离另一种认识:对某一特定视角的意识必然伴随着对其他可能视角的意识。这种意识是一种解放。……自我能把自身提升到超越于最初束缚它的各种视角,这种能力要求作出越来越恰当的(即较少受视角束缚的)、在理想状况下真正客观的描述,从而要求一种越来越摆脱视角性扭曲的对实在的理解。”正是这一双重面向,决定了人类的两栖属性,决定了现代性的正当性与局限性。
形式和风格上是一部广博丰富的思想史著作,启发性极大,译者后记里写的已足够清楚。 内容上的核心洞见在于——视角性特征论点 thesis of perspective:(人类)主体的经验(由于受感官限制)必定只能以视角性侧显的方式通达实在(说白了就是人类永远只能把握住实在对象的一个侧...
评分8 下半部分首先出现的,是一位返场选手——库萨的尼古拉。 前面说过,透视法显示人经由反思的“去中心”如何与“回到中心”相联系,思考上帝无限性所导致的“去中心”会引出人文主义的“回到中心”。而关键是,新得到的中心不再能自称为一个“绝对的中心”。这时候,中世纪人想...
评分《无限与视角》是科学源流译丛第十种,也是唯一一本让我读得犯困的,出于对这套书的尊重,好歹总算读完了。 看得出张卜天对此书非常欣赏,但我实在读不下去。 尤其最后一章,作者推崇什么“宇宙心智学”,简直笑话一样,对宇宙探索,对登月,给出如此科盲式的所谓哲学思辨。 再...
评分8 下半部分首先出现的,是一位返场选手——库萨的尼古拉。 前面说过,透视法显示人经由反思的“去中心”如何与“回到中心”相联系,思考上帝无限性所导致的“去中心”会引出人文主义的“回到中心”。而关键是,新得到的中心不再能自称为一个“绝对的中心”。这时候,中世纪人想...
评分无限与视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