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沃尔特•李普曼(Walter Lippmann,1889—1974)
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作家。曾于1958年和1962年两度荣获普利策奖。李普曼的一生始终与社会现实和政治事件保持着紧密联系,曾直接或间接地为十二位美国总统出谋划策,在美国传播学、政治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他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声誉,被称为“现代传播学之父”。代表作有《舆论》《幻影公众》《冷战》等。
译者:林牧茵
上海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播音指导,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专业法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专业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中美新闻教育发展与中美关系研究、媒体理性与公众理性研究、李普曼思想研究、新闻节目主持人相关研究。著有《移植与流变: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模式在中国(1921-1952)》《无声的较量:李普曼与冷战》,译著《圣经造就美国》。
公众,是一群看不清真相的“局外人”?
“现代传播学之父”、两届普利策新闻奖得主 沃尔特•李普曼代表作
传播学奠基之作《舆论》姊妹篇
戳穿“公众至高无上”的神话
【编辑推荐】
1. 李普曼是现代传播学、政治学领域著名学者。曾两度获普利策新闻奖,直接或间接地为十二位美国总统出谋划策,他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声誉,被称为“现代传播学之父”,其作品《舆论》《冷战》已经成为传播学、政治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2. 作为传播学奠基之作《舆论》一书的姊妹篇,《幻影公众》挑战了建立在民众广泛参政基础上的传统民主理论,一经出版便掀起轩然大波,引发了约翰•杜威等学者的激烈讨论,推动了美国政治学界重新认识公众在公共领域中的角色。直到今天,有关公众的探讨仍有其现实意义,李普曼也因此被誉为“当之无愧的我们的同代人”。
【内容简介】
在《幻影公众》中,李普曼基于对大众传播学的研究,认为公众的智慧与决策能力是一个神话,指出神圣的公众形象仅仅是一缕幻影。面对公众事件与公共事务,公众只是一群“局外人”,他们的时间、精力和获得的信息都极其有限,既没有识别真相的智慧,也缺乏有效决策的能力。他们就像是坐在剧院后排的聋哑观众,对眼前发生的一切麻木而茫然。他们必须走下公众的圣坛,去做他们该做的事。
本书是传播学经典《舆论》姊妹篇,在其中,李普曼将他对公共舆论的思考和民主理论结合,试图探索优化民主的新途径,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幻影公众》一书为中国公众提供了解美国政治的全新视角,其对现代美国民主制度的无畏批判也已成为当今世界民主议题辩论中一块越来越有价值的试金石。
【名人推荐】
《幻影公众》是李普曼最具说服力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在本书中他完整阐释了传统民主理论的缺陷之处。——罗纳德•斯蒂尔,《李普曼传》作者
对李普曼的理解源于本科传播学的课程,他提出的拟态环境、刻板成见在今天也是十分通行的概念。他最出名的书是《公众舆论》,但随后出版的《幻影公众》却没这么幸运,它的观点遭到批评,因为书中满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悲观情绪。 看他的书总是联想到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仿佛看...
评分对李普曼的理解源于本科传播学的课程,他提出的拟态环境、刻板成见在今天也是十分通行的概念。他最出名的书是《公众舆论》,但随后出版的《幻影公众》却没这么幸运,它的观点遭到批评,因为书中满是对现代民主政治的悲观情绪。 看他的书总是联想到英国脱欧、美国大选,仿佛看...
评分在传统的政治学语境中,公共舆论作为公民积极参与政治讨论的象征,被寄予极高的评价与期望,在阿伦特看来,行动者在言行中得到彰显,“……言说和行动让自己切入人类世界,这种切入就像人的第二次诞生”[1],无论是亚里士多德,还是阿伦特,都秉持着一种对积极政治生活追崇与赞...
评分 评分「传统民主理论塑造的神圣公众无异于幻影。公众无法真正拥有至高无上的政治统治权,他们必须走下圣坛,去做他们该做的事。」 ——By Walter Lippmann 作者其人 Walter Lippmann,1889-1974 美国新闻评论家和作家。曾做过12位美国总统的顾问。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
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作家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之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的最新中文译本。尽管本书的名气和影响力,要远逊于《舆论》,但就其主题和内容质量而言,绝对是一部被严重低估、且不应该被湮没的作品。书名“幻影公众”,可能会让读者把这本书,归为与勒庞《乌合之众》、加塞特《大众的反叛》等书的同类作品,然而跟勒庞、加塞特等学者出于精英主义和保守主义立场,将大众斥为群氓和“乌合之众”的观点相比,李普曼在本书当中,更多强调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中,选票政治的形式化,以及公众对于政治社会决策的无力感和冷漠感。正基于此,本书堪称一部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深刻反思之作。在当今世界政治路径多元化、对于民主的单向度理解与阐释日益被打破的今天,重读这本小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在当今中国,本书理应获得更多阅读与传播。
评分美国著名新闻评论家、作家李普曼在《舆论》一书之外的又一部重要作品的最新中文译本。尽管本书的名气和影响力,要远逊于《舆论》,但就其主题和内容质量而言,绝对是一部被严重低估、且不应该被湮没的作品。书名“幻影公众”,可能会让读者把这本书,归为与勒庞《乌合之众》、加塞特《大众的反叛》等书的同类作品,然而跟勒庞、加塞特等学者出于精英主义和保守主义立场,将大众斥为群氓和“乌合之众”的观点相比,李普曼在本书当中,更多强调的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中,选票政治的形式化,以及公众对于政治社会决策的无力感和冷漠感。正基于此,本书堪称一部对于西方民主政治的深刻反思之作。在当今世界政治路径多元化、对于民主的单向度理解与阐释日益被打破的今天,重读这本小书,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在当今中国,本书理应获得更多阅读与传播。
评分公众的作用就是气氛组
评分短小精悍的小论文。社会去人格化确实很重要,想起了波兰球lol
评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总需要人的努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