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霍布斯鲍姆(Eric J. Hobsbawm,1917—2012),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历史学大师,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巴尔扎恩奖(Balzan Prize)得主。曾在维也纳、柏林、伦敦和剑桥求学,在伦敦大学伯克贝克学院(Birkbeck College)任教直到退休。
霍布斯鲍姆研究的历史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至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扩至拉丁美洲。他一生著作颇丰,在劳工运动、农民叛乱、民族主义和世界史领域中的研究堪居当代史家的顶尖水准,代表作品有:《民族与民族主义》《革命的年代》《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等。
本书是民族与民族主义问题研究的经典之作,论述了这一问题在欧洲近两百年历史中的种种表现及其内涵之演变。作者回避了对民族的概念和标准等问题的纠缠,着重于它们的变迁与转型,并借助于民族主义的研究来说明民族问题的复杂性。
欧洲近现代史是因民族主义兴起而重新拼制版图的历史,各种民族与民族主义的意识也影响到周边地区与殖民地,因此,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构成了这段历史的主旋律。
本书第2版新增了相关地图,对了解民族与民族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演变状况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尽管“民族”没有一个能得到广泛认同的定义,但这并不妨碍我保持一种个人的看法。基本上我以为,“民族”首先是一种主观的认定,其次才是基于客观的语言、文化、肤色、居住地等因素而产生的群体。换句话说,我倾向于赞同奥地利马克思主义者(Austro-Marxists)的说法:不管人们...
评分按霍布斯鲍姆的说法,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官方民族主义向民众支持的民族主义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作者并没有试图去精确定义民族主义是什么...似乎这已经被讨论得有些过于拘泥于概念了。 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着不同的内涵,需要我们重新界定。革命时期的民族主义,强...
评分在本科上课老师提供给我们的资料,找不到确切出处,现在粘贴复制/翻译过来,供大家一乐。 1. 如果一片土地曾被我们占有500年,被你们占有50年,它是我们的 —— 你们是侵略者。 2. 如果一片土地曾被我们占有50年,被你们占有500年,它是我们的 —— 领土边界绝对不可改变。 3. ...
评分作者在导论中引用了白芝皓对“民族”的见解:“若你不曾问起民族的意义为何,我们会以为我们早已知道答案...”当我们将视野扫过从东欧至美洲的土地,横跨自十九世纪迄今的历史,可以看到“民族”这一概念是随着信息传播、政治运动、社会变革等晚近的历史动荡中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作者在叙述时,将重点放在了欧洲的政治史中。他对于欧洲地域各个群体间的习俗、语言和历史非常熟悉,各种案例信手拈来,只是这些故事对于我来说太过陌生了。本书可能不适合入门,需要等将来学习了西方近代史之后再做回顾。书的最后,作者认为“未来的历史绝不可能是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但时至今日,跨越国界的世界体系依然还只是一种梦想。抛开民族的身份认同,拥抱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分作者在导论中引用了白芝皓对“民族”的见解:“若你不曾问起民族的意义为何,我们会以为我们早已知道答案...”当我们将视野扫过从东欧至美洲的土地,横跨自十九世纪迄今的历史,可以看到“民族”这一概念是随着信息传播、政治运动、社会变革等晚近的历史动荡中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作者在叙述时,将重点放在了欧洲的政治史中。他对于欧洲地域各个群体间的习俗、语言和历史非常熟悉,各种案例信手拈来,只是这些故事对于我来说太过陌生了。本书可能不适合入门,需要等将来学习了西方近代史之后再做回顾。书的最后,作者认为“未来的历史绝不可能是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但时至今日,跨越国界的世界体系依然还只是一种梦想。抛开民族的身份认同,拥抱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分作者在导论中引用了白芝皓对“民族”的见解:“若你不曾问起民族的意义为何,我们会以为我们早已知道答案...”当我们将视野扫过从东欧至美洲的土地,横跨自十九世纪迄今的历史,可以看到“民族”这一概念是随着信息传播、政治运动、社会变革等晚近的历史动荡中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作者在叙述时,将重点放在了欧洲的政治史中。他对于欧洲地域各个群体间的习俗、语言和历史非常熟悉,各种案例信手拈来,只是这些故事对于我来说太过陌生了。本书可能不适合入门,需要等将来学习了西方近代史之后再做回顾。书的最后,作者认为“未来的历史绝不可能是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但时至今日,跨越国界的世界体系依然还只是一种梦想。抛开民族的身份认同,拥抱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评分书名应该改成《欧洲的民族与民族主义》
评分作者在导论中引用了白芝皓对“民族”的见解:“若你不曾问起民族的意义为何,我们会以为我们早已知道答案...”当我们将视野扫过从东欧至美洲的土地,横跨自十九世纪迄今的历史,可以看到“民族”这一概念是随着信息传播、政治运动、社会变革等晚近的历史动荡中一步一步建构起来的。作者在叙述时,将重点放在了欧洲的政治史中。他对于欧洲地域各个群体间的习俗、语言和历史非常熟悉,各种案例信手拈来,只是这些故事对于我来说太过陌生了。本书可能不适合入门,需要等将来学习了西方近代史之后再做回顾。书的最后,作者认为“未来的历史绝不可能是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历史”。但时至今日,跨越国界的世界体系依然还只是一种梦想。抛开民族的身份认同,拥抱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