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我辭職瞭

五十歲,我辭職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稻垣惠美子(1965— )

稻垣惠美子,1965年齣生於愛知縣。一橋大學社會學專業畢業後進入朝日新聞社工作。曆任大阪總社社會部、《周刊朝日》編輯部的社論委員及編輯委員等,2016年1月辭職。在朝日新聞社與橋下徹的對立衝突中,作為大阪總社社會部編輯部主任擔任總指揮,把事情的原委投稿到月刊Journalism上,使得該雜誌受到廣泛關注。此外,在朝日新聞社發生兩大醜聞之後,立誌要重新建立朝日的品牌,連續撰寫瞭專欄文章。該專欄人氣異常火爆,她接連參加各個電視節目。電視畫麵上播放齣的非洲爆炸頭形象與其職務之間的巨大差異在網上引起很大反響。著作有:《想知道死亡的方式》(PARCO齣版,1995年)、《開始於地震那天早晨》(朝日新聞社,1999年)、《非洲爆炸頭記者作為記者所寫的東西,正因為離職纔能寫的東西》(朝日新聞齣版,2016年)、《寂寞的生活》(東洋經濟新報社,2017年)、《不再需要食譜,拯救人生的最強大的餐桌》(Magazine House,2017年)、《不要食譜!爆炸頭惠美子的四季餐桌》(Magazine House,2018年)、《人生處處有齣路》(東洋經濟新報社,2018年)。

出版者:
作者:[日]稻垣惠美子
出品人:
頁數:189
译者:郭麗
出版時間:2020-10
價格:49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78435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 日本傢喻戶曉的爆炸頭姐姐、原《朝日新聞》編輯委員稻垣惠美子引發熱烈反響之作

★ 單身,告彆大公司,沒孩子——五十歲的我,現在充滿希望

★ 我的目標是建立“沒錢也能快樂”的生活方式

我,五十歲,無夫,無子,無業。

一點也不年輕瞭,每天都感受到“衰老”這件事,

即使如此,我還是決定離開工作瞭二十八年的公司,

離開龐大的組織,放棄高薪、社會地位和退休金,

重新以一個人的身份,

思考所謂的“生活”是什麼?“在公司工作”又是什麼?

而這一切,就從我突發奇想地燙瞭一個非洲爆炸頭始——

於是,我真的辭職瞭。那麼,結果如何呢?為瞭請讀者朋友們繼續往下讀,在此我隻說一句話,那就是“齣乎意料,我能行(難道不是嗎)”。

《五十歲,我辭職瞭》描述瞭作者稻垣惠美子將五十歲作為人生轉摺點,辭職後開始新的人生旅程的前後經過,以及在這一過程中的所思所想。生活在經濟高速增長時代的稻垣惠美子從沒有懷疑過“好學校”“好工作”“好生活”的黃金方程式,她大學畢業後便進入朝日新聞社工作,擁有穩定的收入、工作以及隨之而來的豐厚的退休金,但她在四十歲的時候突然萌生瞭“五十歲的時候辭職”的想法。

萌生這一想法後,她開始重新思考“金錢”“工作”與人生的關係,最終在五十歲的時候,稻垣女士在周圍人不解的目光中毅然決然辭去瞭工作。脫離公司體製之後,稻垣女士得以以一個自由人的眼光重新看待生活與工作,開始嘗試每月隻花200日元電費的節電生活,反思“公司型社會”的日本對個體帶來的限製、“黑心員工所建立的日本”等等她以前沒有注意到或者習以為常的事實。

因為辭職,站在公司、甚至是國傢機構的對立麵,稻垣女士看到瞭以前根本不會注意到的事情。“公司型社會”的日本、泡沫經濟後日本公司的掙紮、趨於欺詐化的消費經濟、老年人在信息化社會中的種種不便、存在不需要金錢也能快樂的生活方式嗎……每一點都引發瞭她的思考。

本書加上前言、後記共有八個章節,循序漸進地講述瞭自己從生齣辭職的念頭到辭職後的日常生活,稻垣惠美子的寫作勵誌又充滿幽默,讀來令人發笑又深省。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电脑屏幕前的你,有没有在某个时刻想过辞掉现在的工作,做自己的老板,不再为任何人打工呢?两年前我就产生了这样的想法,想法产生的最大原因是:我正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同时觉得即使我重新换一家公司,对方也不会根据我的喜好来安排工作。 在没读过接下来要介绍的书之前,...  

評分

評分

評分

很少读到这种七零八落索然无味,毫无逻辑想法的书,就像一个大妈的絮絮叨叨。是作者?翻译?自己的品味? 高铁站出差发现这本书,女性爆炸头,五十岁辞职,深深吸引我 开始还是凭着好奇和向往去打开,毕竟岁月洗礼后的辞职也是我一直追求,并期待实现的。打开之后,开头辞职的...  

評分

五十岁辞职,真的非常需要勇气吧?(事实上任何时候辞职都需要吧) 一般到了五十岁,考虑的应该是提前退休,怎么想也很难毅然辞职。 因此这大概是我很佩服在NHK电视台工作了28年后辞职的女主播稻垣惠美子,而且她单身、无子女,没房,最重要的是,她烫了一个圆滚滚的非洲爆炸头...  

用戶評價

评分

作為同樣在中年以後從知名媒體國企離職的人,讀起來真的有很多共鳴,可以說80%的感受和經曆很接近,除瞭賺的肯定沒這位多……內心的忐忑和對自由生活的憧憬真是一模一樣的。

评分

每個人都應該讀讀這本。公司社會幾乎就是互害社會的另一個名詞解釋瞭,人們被“我要賺更多錢”和“我要得到更高的職位”綁架——更多錢和更高的職位帶來的除瞭焦慮(做不完)、恐懼(失去原有的)、人性滑落之外(內捲空轉)外,你也並不會過得更好:)人的安寜、快樂和成就感,工作是不能夠帶來的,各位小夥伴,就是不能辭職,也不要讓自己活得像個老鼠,被公司綁架,盡顯醜陋。

评分

作者女性,在五十歲的年紀,單身,無子,辭職離開幾乎乾瞭一輩子的國際知名媒體,主動選擇一個“下降”的人生,這在如今離職風潮之下毅然離開北上廣去開民宿、做自由職業者等等人無異,但她沒有過分高歌這樣的生活,隻是在追尋另外一種人生的可能性之下,試著真正“獨立”地生活。她也坦言,作為一個習慣瞭“公司人”身份的人,這需要努力調試。公司人跟現在流行的“打工人”幾乎如齣一轍,打工人禁錮在工作牢獄裏的靈魂,想要衝齣桎梏,而一旦衝齣後要麵臨的情況,也會是另一種現實。所幸的是,小小的書籍裏,作者給我們呈現瞭一些反思,並帶來瞭一點啓發。人生不需要隻綁定在工作和金錢中,嘗試自由的人生也需要付齣努力。

评分

這本書可以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對1980~2000年代生人來說是有藉鑒意義的——我們齣生在一個不斷地上升的時期,生活在消費主義繁榮的時期,人如何瞭解自己需要什麼,對於作者來說就是去偏遠的城市工作+逛菜場+忙到沒辦法花錢(笑死)。80-00這一代人需要麵對這個問題,麵對社會經濟和文化不是永遠上升的階段,麵對如何在消費主義中找到自我價值和快樂的階段。第二,日本社會是非常保守的社會,一個女人,爆炸頭,從公司辭職(日本人靠公司付養老金),這一切都是非常顛覆的,也導緻瞭作者在日本的大火。中國社會的保守和日本社會是截然不同的,在看似充滿叛逆的情況下充滿瞭保守,這是中國的實情。這點來說,讀者是很難和這位作者共情的。

评分

2020已讀074 慶幸能在職業生涯的劇烈變動期讀到這本小書。作為跟作者一樣“欲望強烈且自尊心很強”的人,讀到作者對現代公司製的剖析、自身在職業生涯分水嶺的尷尬境遇的描述以及何為真正工作的思考,真是“於我心有戚戚焉”。不過作者雖然在公司內部的相對標準下似乎是個失意的人,但在社會絕對層麵還是精英和成功者,因此她有底氣提前退休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絕大部分人是沒有這個幸運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