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蒋介石 历史 中国近代史 民国史 邓野 近代史 抗战 政治史
发表于2025-02-24
蒋介石的战略布局(1939-194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秘密签署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当包括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在内的各大国领袖还被蒙在鼓里的时候,蒋介石却早早地判断德国将进攻苏联,时间是1940年10月21日,也就是说,还在希特勒具体签署这项攻苏计划的将近两个月之前,蒋已经提出这一可能,这是一个相当超前的战略预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蒋介石通过国际局势不断变化,一步步印证纳粹德国攻苏时间,甚至在1941年6月21日做出结论:“余断定德必于日内攻俄”,而这“日内”的判断,恰好是德国进攻苏联的前一天。
蒋并非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作为一个身陷战争泥潭的弱国领袖,蒋介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国际变局将日本赶出中国,从这个层面上讲,蒋介石还是一个积极的游说者。出于对苏联的本能敌视,蒋曾先后向英美献“上策”,从旁煽动德国进攻苏联,其间充满着无奈和悲凉,所有细节都被邓野一一还原,极具可读性。
邓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专攻中国现代史,主要著作有《民国的政治逻辑》《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1)史料是硬伤。没有美国外交文件、日本国立公文书馆档案等易得材料,导致一些观点(如美国因蒋介石的努力而对日强硬)因只有间接史料而无法说服读者。(2)逻辑也有未备者,如蒋对苏德战争的预测是战略家的真知灼见、还是瞎猫遇上死耗子(后者也许更接近蒋对不少国内外问题的判断水平,包括书中提到蒋对日本北进、先亚后欧等想法也颇有失误)。(3)文笔仍旧五星。分析归纳清晰顺畅,阅读体验极高。仍旧是邓野老师的粉丝。
评分其实自抗战爆发到珍珠港事件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史料充足翔实,基本上基于电文、日记等就可一探究竟,且此段史实总体上与世人印象并无太大差别。当然日记中充斥着春秋笔法,老蒋日记便是最好之例。邓先生在本书的工作就是钩隐抉微这些隐藏在文字下的东西,然后整理出一幅完整的图景。老蒋的国际眼光与外交手段堪称老道,奈何在大环境下纵使有力也发挥不了多大影响,充其量只不过是齐锡生所谓使“苦撑待变”作用至“苦撑求变”。本书可搭配齐锡生著《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一并阅读。相比齐先生行文中的不时吐槽,邓先生的文风则是干净利落。另,看后记18年年初此书最终稿便完成,何以拖至19年年底才出版发行,想其间之纷繁复杂,先圣侄亦不可免。
评分笔调简略冷峻,对当时错综复杂的战局、纵横捭阖之下的走向有清晰的梳理。容易为人诟病之处,则在参考史料所依据蒋本人日记,对各国史料、研究均鲜有参见,从这一写法也可看出,作者的研究范式与现代史学不同,而旨在“复盘”之后品评战略与人物,这其实是中国传统中谋士、策士的做派。本书之优劣均系于此。
评分分数太高,拉低。只是一本蒋在此段时间内对国际局势的观察笔记而已,命名为战略布局名不副实。几乎无其他国家的文献,此是最大不足。传主光头功则归己,过则诿人,视己为上帝化身,可笑。从战略来说,如豆友所言只不过是变苦撑待变为苦撑求变,其挑唆日苏交战的心理由来已久,可是并无作用,先亚后欧也是一厢情愿,既是国力不足,也是水平有限。
评分都这个价格了 书封能用硬点的纸么?
作者的视角总体仍是延续巴黎和会的前作,但无疑义地仍高出近年来日益碎片化的抗战研究不少(试看光一个政治部第三厅就水了多少期刊和学位论文出来?)。所以本书从视野和立意上评价的话,冲五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本书文从字顺,没有一般中近现研究中抄材料过火引起的语句变态...
评分20世纪是个残酷的世纪,爆发了两场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如果加上冷战则是三场),哪怕是原本强盛一时的大国,也经不起再三出错。这其中,最弱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分崩离析,退出了大国的行列;德国在二战中卷土重来,但终于和日本一同战败,虽然经济...
评分20世纪是个残酷的世纪,爆发了两场空前激烈的世界大战(如果加上冷战则是三场),哪怕是原本强盛一时的大国,也经不起再三出错。这其中,最弱的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分崩离析,退出了大国的行列;德国在二战中卷土重来,但终于和日本一同战败,虽然经济...
评分 评分作者的视角总体仍是延续巴黎和会的前作,但无疑义地仍高出近年来日益碎片化的抗战研究不少(试看光一个政治部第三厅就水了多少期刊和学位论文出来?)。所以本书从视野和立意上评价的话,冲五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本书文从字顺,没有一般中近现研究中抄材料过火引起的语句变态...
蒋介石的战略布局(1939-194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