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2月18日,希特勒秘密签署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当包括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等在内的各大国领袖还被蒙在鼓里的时候,蒋介石却早早地判断德国将进攻苏联,时间是1940年10月21日,也就是说,还在希特勒具体签署这项攻苏计划的将近两个月之前,蒋已经提出这一可能,这是一个相当超前的战略预见,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蒋介石通过国际局势不断变化,一步步印证纳粹德国攻苏时间,甚至在1941年6月21日做出结论:“余断定德必于日内攻俄”,而这“日内”的判断,恰好是德国进攻苏联的前一天。
蒋并非仅仅是一个旁观者,作为一个身陷战争泥潭的弱国领袖,蒋介石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利用国际变局将日本赶出中国,从这个层面上讲,蒋介石还是一个积极的游说者。出于对苏联的本能敌视,蒋曾先后向英美献“上策”,从旁煽动德国进攻苏联,其间充满着无奈和悲凉,所有细节都被邓野一一还原,极具可读性。
邓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专攻中国现代史,主要著作有《民国的政治逻辑》《联合政府与一党训政》《巴黎和会与北京政府的内外博弈》。
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
评分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一看蒋介石的战略布局一文,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值得...
#把政治的细节用放大镜展现出来给人看,历史书把政治写到这个程度,我觉得已经叹为观止了。力荐!
评分都这个价格了 书封能用硬点的纸么?
评分聽說此書出版破費周折,考慮到作者身世尚猶如此,足窺學者之惡劣生存環境。還好當初沒入近代史的坑
评分蒋介石是一个阶级政治家和战略家,如此,方是一个完整的蒋介石
评分其实自抗战爆发到珍珠港事件这一时期中国的对外关系的史料充足翔实,基本上基于电文、日记等就可一探究竟,且此段史实总体上与世人印象并无太大差别。当然日记中充斥着春秋笔法,老蒋日记便是最好之例。邓先生在本书的工作就是钩隐抉微这些隐藏在文字下的东西,然后整理出一幅完整的图景。老蒋的国际眼光与外交手段堪称老道,奈何在大环境下纵使有力也发挥不了多大影响,充其量只不过是齐锡生所谓使“苦撑待变”作用至“苦撑求变”。本书可搭配齐锡生著《从舞台边缘走向中央》一并阅读。相比齐先生行文中的不时吐槽,邓先生的文风则是干净利落。另,看后记18年年初此书最终稿便完成,何以拖至19年年底才出版发行,想其间之纷繁复杂,先圣侄亦不可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