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
简体网页||
繁体网页
[美] 欧文·拉铁摩尔
江苏人民出版社
唐晓峰
2008-4
431
34.00元
平装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9787214049568
图书标签:
历史
历史地理
边疆史
海外中国研究
人类学
汉学
社会学
拉铁摩尔
喜欢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的读者还喜欢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6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描述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对中国内陆边疆的四个地区(东北、内蒙古、新疆、西藏),从生态环境、民族、生产方式、社会形态、历史演进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揭示了中国内地与上述四个边疆地区各自不同的互动依存关系,讨论了中国内陆边疆历史的丰富多样性。由此,它展现了各个边疆地区独特的历史价值,指出了中国多民族社会文化的整合特征。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著者简介
拉铁摩尔(1900-1989)美国著名汉学家、蒙古学家,曾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教授、英国利兹大学教授。幼年、青年时居住中国,曾到中国北方、蒙古、中亚地区考察,对这些地区的历史、社会有独到的研究。
图书目录
译者的话
原序
第一部分 长城的历史地理
第一章 中国及其周边领土
历史上的大陆及海洋时代
陆权和海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中国文明的西化
区域与人口
中国的边疆扩展
亚洲内陆边疆的历史问题
第二章 长城边疆的地域构成
第三章 黄土地区与中国社会的起源
中国文化发源于黄土地带
古代中国文化与黄土地带的土壤气候之关系
从黄土地带向外的早期发展
向北方发展的弱势
中国历史的形式
贸易、矿冶与官僚
中国历史的循环
19世纪——西方的侵入
第四章 蒙古草原与草原游牧社会的特征
黄河流域与蒙古地区早期文化的差异
草原游牧社会的兴起
草原社会兴起的功能解释
草原社会经济与中国本部情形的比较
草原历史的阶段特征
游牧经济的种类以及羊的重要性
财富与移动性
蒙古在成吉思汗统治下的统一与其后的崩溃
喇嘛教的再输入(16世纪)
喇嘛教与满族势力在蒙古的兴起(17与18世纪)
满族统治下的蒙古:固定疆界的建立
满族统治下的蒙古:贸易的增长及其影响
19世纪末期的蒙古
20世纪的蒙古
第五章 满洲的农田、森林和草原
满洲在历史上的分裂
东北南部与中国的关系
东北地区北部及东部的环境与经济条件
清朝始祖努尔哈赤
16世纪末东北地区的政治
东北边疆上汉族统治的衰微
努尔哈赤的功业及清朝的建立
清朝开国时的军事与政治组织
清朝初期汉人在满洲的影响
对草原及森林居民的影响
19世纪的满洲
铁路的影响
日本在与东北及中国内地关系中的地位
第六章 中亚的绿洲与沙漠
中亚的辽阔地带
绿洲地理及农业
从定居发展到游牧
中国与中亚之间的次级绿洲
汉族向中亚的渗透
行商路线与贸易
宗教对社会与政治的影响
新疆的回教
中亚的满族与回族
新疆的政治及经济状况(1911-1928)
中国边疆发展的高潮
苏联近期的影响
第七章 西藏高原
地理因素
西藏人的社会起源
西藏的农业与游牧业
早期西藏与中国内地的联系
西藏的政治统一
喇嘛教的政治作用
藏人对中国西部及新疆的占领(8世纪)
喇嘛教早期的支配地位
蒙古势力控制时期(1206-1700)
清朝统治下的达赖和班禅之地位
近代中英权益在西藏的冲突
第八章 过渡地带
边疆与边界的区别
印度西北边疆的情况及政策
亚洲内陆部落南侵的“贮存地”
第二部分 传说时代与早期历史时代
第九章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区别
中国新石器文化的特征
新石器文化的两个区域
铜器文化的产生
“发明”铜器的社会及经济影响
汉人与少数民族的分化
第十章 农业的进化与游牧业的反复
现代学者与中国历史传统
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古代传说的地理证据
传说中的社会及文化证据
夏、商时期
周代
黄土高原及大平原居民的早期分化
文化发展与灌溉起源的关系
汉族第一次向东、西两方的横向扩展
南方——中国第二中心的兴起
中国文化向西方及西北方发展的障碍
游牧经济的起源
游牧与定居人口的关系
第三部分 列国时代
第十一章 北方与南方汉族的历史
周朝的主要列国
对少数民族侵周的传统观念的修正
是汉族发展而不是蛮族入侵
汉族扩张特征与环境的关系
汉族与少数民族冲突的两个时期
周代权力中心的变化
游牧经济与汉族社会及国家的兴起
周朝列国的发展
第十二章 古代中国的列国与帝国
中国与欧洲封建制度
走出封建制度
文官、宦官、士大夫
草原部落与封建制度的关系
战国(前453-前361)
少数民族战争与长城的修建(前4世纪末)
中国封建制度及城乡“细胞”
孔子与封建制度的关系
秦与帝国制度的诞生
从封建制度到帝国秩序的转变
第十三章 中国历史上边疆形态的起源
边疆形态与过渡地区的关系
秦、赵、燕
秦的兴起
边疆地区本身的政治重要性
第四部分 帝国时代
第十四章 统一帝国与统一边疆——中国的长城
前帝国时代的长城
秦国的边疆特点
早期修筑长城的劳工的社会意义
秦国军事的过度发展
为何秦朝能统一边疆却国运不长
秦朝的灭亡及汉朝的建立(前206)
司马迁的边疆记载
匈奴与草原新式统治者的出现
从边缘游牧制度转变到完全游牧制度
边疆民族语言差异的推测
头曼的事业
冒顿的事业与草原新社会的兴起
第十五章 空间范围的意义——绿洲历史与长城历史
汉族向南发展与向亚洲内陆边疆发展的比较
固定边疆之不可能
中国与草原的政治成熟
西汉政策:防止边将变节
边疆管理的目标:保持边疆人口的中国规范
汉朝与匈奴
汉族向中亚渗透的开始
汉族向中亚发展的根本原因
汉族在草原边缘地位的困难
汉族在绿洲的地位
绿洲中的汉族及少数民族势力
边疆均势的消长
第十六章 边缘社会:征服与迁徙
中国社会与草原社会融和的失败
游牧社会的变异:机动性与战争
游牧民族统治的循环
匈奴历史:一个完整的游牧社会循环史的例证
后来的循环
第十七章 朝代及部落历史的循环
中国历史的周期性
冀朝鼎的朝代循环论
朝代循环的重复
起源于长城以外的王朝
草原边缘地带在朝代更替中的作用
中国与草原之缺乏统一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 · · · · · (
收起)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用户评价
评分
☆☆☆☆☆
有很独到的见解,不过我看完没有很深的体会,而且书比较早了,很多方面可能现在有了新的进展
评分
☆☆☆☆☆
老书,大部分章节在现在看来已经是常识普及,最后一章所提出的汉族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的分别的历史大循环很有启发,作者点明的是两个文明之间的联系的过渡带“贮存地”的关键作用,这种地带进可攻退可守,进则入主中原,退则驰骋草原。
评分
☆☆☆☆☆
拉铁摩尔实际是把麦金德的“心脏地带”理论运用到了“长城边疆地带”。使此地域从中国传统历史书写中的“边缘”转化成为“中心”。“长城边疆地带”成了广义中国历史的“地理枢纽”。以此区域为核心,这一区域的两侧——作为“中国”的汉族农耕定居文明与作为“内亚”的非汉族的游牧迁徙文明展开了漫长的互动、交流与冲突。以“长城边疆地带”为“地理枢纽”历史过程是如何展开的成为全书的焦点。拉铁摩尔在此问题意识的基础上又分述了此地带的结构、功能与历史。在结构上,他将这一地带划分成四个区域——“满洲(东北)”、“蒙古”、“中亚(新疆)”、“西藏”;在功能上他发展出“内边疆”、“外边疆”、“贮存地”等理论;在历史上,则分为“传说时代”、“列国时代”和“帝国时代”进行叙述。
评分
☆☆☆☆☆
边疆内陆史,中规中矩。。
评分
☆☆☆☆☆
读晚了,应该早读。
读后感
评分
☆☆☆☆☆
中国的内陆边疆一直存在,但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就像弗雷德里克•特纳把美国民族性和文化特质的形成归结于西部边疆的开拓,后来的汉学家们则试图证明,亚洲内陆边疆所蕴含的能量,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在这一方面,若论开风气之先,拉铁摩尔的《中...
评分
☆☆☆☆☆
评分
☆☆☆☆☆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完。 在阅读此类具有外国背景的作者的著述,总会让我感到深深地不适。我就像是一头牛,艰难地咀嚼着翻译的文字,艰难地消化着干巴巴的内容,偶然才可以从某处看到一些好的论点,然而我又会困惑他论述的逻辑和论据的来源。类似的,全球通史、中国大历史的阅...
评分
☆☆☆☆☆
近年边疆史再度活跃。这里不想纠缠细节,特别是当牵涉现实政治,就更加复杂。而是聚焦于最高一级结构,在其中又侧重地缘和历史分期,则问题将大幅地简化。 欧亚大草原和青藏高原组成一个T形,分隔若干大河流域。T形交叉处为葱岭。中国位于东方。...
评分
☆☆☆☆☆
辽东自古为中国的领土,此类话语实乃民族主义所建构,其作用是政治上的,而于历史,则不符事实。从辽东到内蒙到甘宁青,即长城一线,为中国第一道内边疆,东三省外蒙新疆西藏越南朝鲜是第二道,琉球日本贝加尔湖以北葱岭以西便是更外层,这是粗略的地理上的分别,若是包含文化...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