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日本 茶道 美學 茶 柳宗悅,日式美學,茶,文化,藝術 藝術 文化 柳宗悅
发表于2025-02-25
茶與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本書是日本著名美學大師柳宗悅關於茶與美這一主題的散文集。收錄瞭柳宗悅關於茶道,茶器,美學等方麵的文章。在書中,柳宗悅對何為美,何為茶道這一主題,進行瞭獨特且深刻的探討,並從多種角度論美。
柳宗悅認為,要深入地理解茶之心、美之本質,必須近距離的觸碰及觀察,通過茶道名器來觀察其中之美,他認為,隻有用一種不被固定觀念束縛的自由目光,來看待茶道以及茶器等,茶纔能進入一個更為自由的世界。他還在文中提倡日本美的共通準則,對古往今來的茶人做齣評價,對現代茶人提齣瞭中肯以及嚴肅的要求。
真正的茶人,就應當以創作傢自勉。
就眼力來說,無邊的自由是最重要的。
如今大多數茶人所缺乏的,就是這種自由,
茶境,與簡素之德的緣分極深,而與驕奢卻是無緣的。
茶道也是清貧的教誨。
——柳宗悅
柳宗悅(1889-1961),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傢、美學傢。“民藝”一詞的創造者,被譽為“日本民藝之父”。191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在研究宗教哲學、文學的同時,對日本、朝鮮的民藝産生瞭深厚的興趣,並開始對之收集、整理、研究。他創辦雜誌,著書立說,普及推廣“民藝”的理念。他並身體力行,收集整理民間器具。1934年設立日本民藝協會。1936年創辦日本民藝館並任首任館長,將自己畢生收集貢獻於社會和民眾。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勛人物”榮譽稱號。齣版有《柳宗悅全集》等著作。日本至今保留著鮮明的民族傳統與手工技藝,柳宗悅先生功不可沒。
歐淩,2000年畢業於山東大學文學院,同年留學日本愛媛大學攻讀英日比較文學,2003年獲人文學碩士學位。
此後旅居日本,從事教學、研究與翻譯等工作。現有譯作《荊棘王》《功名十字路》《等伯——金與墨》等。
當我看到名器的照片時,真的震驚瞭。
評分“茶”是美的宗教,隻有信瞭這個美的宗教纔有茶道。 沒有心的準備,無法進入茶境。 好多年沒讀過一本如此深邃雅緻的茶書瞭!珍藏!
評分1.未完成是對完成的積極否定。2.不談美學思想隻談生活方式,是對他的最大誤解。3.早期和誌賀直哉推過白樺派,深入朝鮮,戰時1940到過北京,1943去過颱灣,也去過滿洲。
評分當我看到名器的照片時,真的震驚瞭。
評分非常好啊。翻譯的也好。
关于写茶的书,不说浩若繁星,至少也是汗牛充栋了; 关于美学的书,古今中外,也是不胜枚举。 而将茶和美结合起来,不是太多,虽然很多茶书的图片看上去宛如仙境,看上去美得不能再美。 因为这涉及到两个专业,一个是茶,一个是美学。不是说喝茶的人不懂美,你看那一个茶室、茶...
評分饮茶在中国由来已久,据说超过了4000年的历史。日本自从隋唐开始大规模引进中国文化,茶也在其中。茶进入日本,进而发展为“茶道”,很具有仪式感。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里,精神层面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讲究不仅仅成为了喝茶达人、爱好...
評分饮茶在中国由来已久,据说超过了4000年的历史。日本自从隋唐开始大规模引进中国文化,茶也在其中。茶进入日本,进而发展为“茶道”,很具有仪式感。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里,精神层面的需要就自然而然地提上了日程,讲究不仅仅成为了喝茶达人、爱好...
評分自家大宝喜静,观摩过美女老师的现场表演后,觉得颇合脾胃,坚持要去学习茶艺表演。 因难得她有自觉想学点什么的念头,支持她去了,正好将她所学的古筝结合起来,想象一下那个仙气飘飘的情意吧。古筝曲中,白衣飘飘的女子,涤器投茶……当为美景也。 在我浅显的认知中,茶及茶...
評分茶與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