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昆廷·斯金纳(Quentin Skinner),1940年生,享誉世界的思想史家、历史学家,曾任剑桥大学政治科学教授、现代史钦定讲座教授,与约翰·邓恩、约翰·波考克并称为剑桥学派三大师,现为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巴伯·博蒙特人文科学教授。著有《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马基雅维利》《国家与公民》《霍布斯与共和主义自由》《政治的视野》等。
李强,北京大学政治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西方政治思想、当代政治哲学;韦伯的社会政治理论,著有《自由主义》《群己论识》等专著。 张新刚,北京大学西方古典学中心、历史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古希腊史,特别是古希腊和现代早期政治思想,当代政治哲学等。
昆廷·斯金纳是“剑桥学派”的奠基者之一,也是当世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史家。本书据2017年他在北京大学发表的一系列演讲和座谈整理而成,通过生动解读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等人的作品,系统阐释了数十年来他对现代政治思想的研究,尤其侧重分析两个关键观念——国家和自由;在访谈和座谈部分,斯金纳就自身治学经验及“剑桥学派”的研究解答了诸多重要问题,对政治思想史的研究方向提出了独特而深入的思考。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语境解读作品,用谱系解读概念。总体历史学的意味浓很多,同样的斯金纳同意用相对主义,但他相信有确实的真理和谬误,这在他的几篇解读文章里都有体现,这种模式的解释很温润细腻中正。斯金纳的“文本”和“公共领域”应该有他自己的内涵和外延,所以有与别人不同的解释力。由此其自言的一家之言倒是很中肯了。我比较关注作者回答的历史语境主义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他对于因果性和信念联系的应用,后者可以运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量怪异志文本的研究、汉谶纬的研究。
评分斯金纳在北大的四个讲座、一个访谈和两个座谈,错过的人有福了。毕生学术精华,一书凝缩,政治思想史学子可以藉此入门。用图像学方式分析《利维坦》部分叹为观止,教授也喜欢艺术史,主张图像的语境主义分析方式,赞同。
评分有幸参与其中
评分省了看视频的时间了,和《政治价值的系谱》基本上构成了斯金纳学术生涯的浓缩,不过我是更希望他能在国家观方面做进一步的展开,遗憾两本书里这方面的内容都不多,比较惊喜的是在访谈中对“政治思想与政治行动的关系”进行了展开论述,是对《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础》的极好的脚注,也是对思想史正当地位的确认吧。另外斯金纳也特别提到了韦伯对观念史研究的重要性,倒是也印证了我之前的猜想—斯金纳在《政治价值的谱系》中所阐发的方法论同“诠释社会学”具有某种共通之处。
评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内容不深也没有什么新意,但胜在简明易懂。其中第三篇《霍布斯及其批评者:自由与国家》尤其好,对“自由”这一概念的梳理清晰明了。虽然具体内容肯定有值得商榷之处,但对于一般爱好者来说足够好了。我觉得这篇文章后面应该附一句“请朗读并背诵全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