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曆剋斯·科布(Alex Korb)
亞曆剋斯·科布博士,從在布朗大學開始神經科學本科學習開始算起,是一名研究大腦已經超過15年的神經科學傢。他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獲得瞭神經科學的博士學位,同時在那裏完成瞭自己關於抑鬱癥方嚮的博士論文和大量的科學文章。現在他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係的一名神經科學博士後研究員。實驗室以外,他是生物技術和製藥領域的一名科學顧問,也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女子極限飛盤隊的主教練。他在瑜伽、正念訓練、身體健康,甚至脫口秀方麵都有著非常豐富的經驗。
譯者簡介
周 濤
中國科學院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畢業,專長於神經生物學,在抑鬱癥的神經環路基礎以及動物的行為可塑性領域研究頗多,其中"抑鬱癥的分子環路機製"的研究成果於2013年在《科學》(Science)雜誌發錶。目前在上海科技大學生命學院擔任研究助理教授,主要進行抑鬱癥神經機理的研究及非人靈長類疾病模型的構建。
本書從神經科學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齣發,通俗易懂地解讀瞭抑鬱癥進程中,大腦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動機、決策和行為,以及如何被它們所影響,並提供大量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技巧,幫你掌握正確駕馭大腦迴路的指南,重新找迴快樂和健康!
瞭解抑鬱癥
☉抑鬱癥患者並不一定會感到悲傷,他們更多的是覺得麻木。(所以抑鬱的反麵是失去活力。)
☉焦慮和擔憂是由不確定性而非確定性所引起的,當所有事情都懸而未決時,杏仁核腦區會變得格外興奮。(杏仁核活性越高,焦慮水平就越高,所以當你擔憂焦慮時,減少選項並且快速做齣決定,有助於降低杏仁核的活性並緩解焦慮。)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在內心中堆積負罪感和羞愧的情緒?(因為它們激活的是我們大腦的奬賞中心。)
☉為什麼感覺到被他人隨意評判或者排斥的話,會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因為社會排斥所激活的大腦迴路,同身體疼痛所激發的迴路完全一樣。)
☉為什麼我們在不餓的時候還會不停地吃東西,或者在沒有什麼好看的節目時還不停地盯著電視看?(因為這些例行行為--也就是習慣,是由背側紋狀體主導的,它一旦形成,即使我們沒有從中獲得太多的樂趣,也仍然會不停地重復它。你的確沒法抹掉這些壞習慣,但可以形成更新更強的習慣從而使它好像變弱瞭。)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各種神經迴路要麼轉瞬即逝,亦或是深陷其中
评分是目前我在心理方麵讀過最好的一本科普書瞭,不僅有理有據而且有實用性。
评分許多實際可操作的建議。 幾個覺得很有幫助的點: 1、學著接受。明白這種負麵情緒産生的感覺是什麼,無所謂好還是不好,它就是它自己。當我們對負麵情緒擔憂的時候,學著接受反而利於它們的消散,因為它們就像是清晨齣現在陽光下的薄霧一樣。 2、大腦內的神經環路是一個相互連通的網絡,就像我們所處的外界環境,但有時它也是一個脆弱的生態係統。這就是人們抑鬱時所遇到的問題,它會讓你處在下行漩渦中,所有事情都變得糟糕起來。然而,隻需要一些微小的生活改變,你就能扭轉趨勢。而且隨著你的大腦步入正嚮循環,此時生態係統會變得越來越有抵抗力。
评分最近對神經心理學相關的比較感興趣,學校圖書館藉的,有點囉嗦,科學性方麵不如神經的邏輯寫得好,但是也不錯的。對於抑鬱癥患者來說感覺還是比較有說服力和可操作性的。
评分鍛煉,做齣計劃和決策,迴想積極品質,人多的地方,改善睡眠,培養好習慣,感激,專業幫助,按摩,音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