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科学史 明清史 中西文化交流 基督教 耶稣会 天文学 韩琦 明史
发表于2025-04-17
通天之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以耶稣会士和天文学为主题,系统查阅研读了国内外所藏清代历算著作、官方文献和清人文集,并与欧洲所藏第一手西文档案资料互证,在全球史和跨文化的视野下系统阐述天主教传教士与欧洲天文学传入中国的诸面相。
作者试图将天文学传播置于政治史、社会史和宗教史的语境中加以讨论,完整勾勒清代近两百年间欧洲天文学在华传播的历程。通过案例,生动展现知识和权力交织的复杂背景,进而揭示了康熙皇帝如何通过西学来达到控制汉人和洋人之目的;深入分析了皇子、传教士、钦天监官员和士大夫群体在知识传播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韩琦,浙江嵊州市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毕业,获科学史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中西文化交流史、明清科学史、天主教史、中国印刷史和民国地质学史。著有《中国科学技术的西传及其影响(1582—1793)》,合著合编有《中国印刷史》《中国活字印刷史》《〈熙朝崇正集〉〈熙朝定案〉(外三种)》《欧洲所藏雍正乾隆朝天主教文献汇编》,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现任《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Archive forHistory of Exact Sciences、Annals of Science 等刊物编委。
整体上按1644—1805时间线叙述。以耶稣会士为主的东来传教士基本将当时欧洲最新的天文学知识实时更新至东土大清,可惜最终只成为了宫廷之玩物,未能及时传播。其中,酷爱以科学知识进行装逼的康熙帝——正如当下某位爱“遗屎弃纸”之“领袖”一般——将其作为了提升君主权威的工具。此书整体偏考证系,但其中第九章第一节的部分内容技术含量极高,需有大量天文测量学的知识方可写作,凸显文理并重在当下历史研究的重要性。第八章涉及《皇舆全览图》之考证,与我导康言之文略有重合,仍待再次阅读。本书之附录一与二实为两篇论文,不知作者为何不将其加入正文中。另,书中有关部分清代畴人的反教倾向之论证颇为牵强,其中对梅文鼎反教倾向的论证逻辑令人摸不着头脑,明明就是个中立的观点啊……
评分作者主要围绕耶稣会士、钦天监、皇帝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康熙时期西方天文学在中国的生存。耶稣会士为了传教,借天文历算为切入点在中国立足,这一方面导致整个传教的成功立足于钦天监天文功能之上,另一方面导致这种传教受到极大的限制。耶稣会士的目的是传教,但是不得不借助其天文学的能力以生存;康熙的目的是其天文历算之技,因此任其行传教之实。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是雍正时全面禁教与中国科学停步的结局。略嫌一些议论浅尝辄止。好处是梳理了中西方诸多第一手材料,对于康熙时耶稣会士的活动有参考价值。
评分大概翻看了一下, 略去了非常专业的历法研究的部分,关注耶稣会士在中西交流中的作用。btw,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历法关乎国家核心权力之一,它的变动一定会遇到重重阻力。
评分看到书名,本以为会有不少“明代”内容,结果并没有涉及明代多少。算是买错了。不过一路看下来,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能力,实在是强悍,能够通晓那么多外语,接触到那么多罕见文献。本书专业性挺强的,不是很适合普通读者阅读。
评分作者主要围绕耶稣会士、钦天监、皇帝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康熙时期西方天文学在中国的生存。耶稣会士为了传教,借天文历算为切入点在中国立足,这一方面导致整个传教的成功立足于钦天监天文功能之上,另一方面导致这种传教受到极大的限制。耶稣会士的目的是传教,但是不得不借助其天文学的能力以生存;康熙的目的是其天文历算之技,因此任其行传教之实。这种平衡一旦打破,就是雍正时全面禁教与中国科学停步的结局。略嫌一些议论浅尝辄止。好处是梳理了中西方诸多第一手材料,对于康熙时耶稣会士的活动有参考价值。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通天之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