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1895.5.12~1986.2.16),是近代第一位用通俗的语言,向西方全面深入阐述东方哲学智慧的印度哲学家。对西方哲学和宗教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被印度佛教徒肯定为“中观”与“禅”的导师,而印度教教徒则承认他是彻悟的觉者。他一生走访全球70多个国家,他的演讲被辑录成超过80本书,并被翻译成超过50种语言。包括美国、印度,欧洲和澳洲等全球范围内都设有克里希那穆提基金会及学校,致力于推广克氏慈悲而博大的人性理念。
在本书中,克里希那穆提以素有的亲切态度,为读者循序渐进地探索应如何具足自身的能量,去照彻光明自性。克氏强调观察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透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才是真正的解脱行动。不论他人有多么老练、聪明、博学或是神圣,也不能点亮你的自性之光,除非你能透过自己的领悟和冥想将它点燃。
胡因梦:何谓“真实本性”? 摘自《心理月刊》2007年第三期 探索情绪与烦恼的本质时,无可避免地必须从终极真理的层次去追根究底,而这势必会牵涉到「高层心理学」的佛学概念。如果采用这种现代心理学语汇来解释佛家所谓的「苦」之源起,或许应该说人的痛苦主要是源自于追求...
评分胡因梦:何谓“真实本性”? 摘自《心理月刊》2007年第三期 探索情绪与烦恼的本质时,无可避免地必须从终极真理的层次去追根究底,而这势必会牵涉到「高层心理学」的佛学概念。如果采用这种现代心理学语汇来解释佛家所谓的「苦」之源起,或许应该说人的痛苦主要是源自于追求...
评分首先这本书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我好想没有什么感悟,只是明白了一点点: 1. 看地图的时候,如果你有想去的目的地,自然就看不到整个地图本来的样子,而是你的目的地在这张地图的样子。 2.批判、中断、停止、压抑、对抗、等等这些行为去处理脑子的杂念是不对的,这代表着新的念...
这份空寂中有无穷的能量 你可以在这份空寂中达到全观 而美自在其中
评分很多重要洞见的集合
评分不可轻信,甚至要谢绝任何精神上的权威掌控。如果还在追随某个大师、修行体系、宗教信仰,就无法点亮自性之光。没有任何人能引领你,你必须完全独立自主地深入探索过自己的真相之后,这份光明才会被点亮。自我觉察,亦即认识自己的真相。不是去依循心理学家、哲学家或是演讲者的话语,而是去认识、觉察你自己的本质、思想和感觉,去弄清楚整个结构。自我认识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不是由别人来告诉你,而是真的去发现自己的实况,不是你自以为的情况,也不是应该怎么样,而是当下的心中真正发生的事。
评分因为爱不是一种执着。执着一出现,恐惧便产生了。而恐惧不可避免地又会变成独裁主义、占有、压抑和掌控。 你会受伤是因为你经年累月地积累了许多自我形象,当这些形象被刺伤时,你就受伤了。只要抱持着某些形象不放,我们就会一直受到伤害。 我会深入地解释,但解释毕竟不是事实。请勿陷入解释之中,不过我们还是需要透过解释来看清事实的。然后,解释就不再具有重要性了。 “听”的艺术就在于不只是用耳朵去听,同时还要听到话语中的弦外之音。话语中都有弦外之音,要想听到它,心就必须有空间。但是在听的时候,如果不断地将对方的话转译成自己的偏见和好恶,你就不是在倾听了。 认清自己不知该如何应付这些东西——承认自己不知道,便是看见了真相。因此“不知道”即是没有任何意识内容的一种状态。
评分放空自己,既不执着于过往的经验、记忆、教育,也不追随任何人,更不想将来,摒弃时间,放空自己,让心拥有真正的空寂,才能在某个时间里参透永恒的真理。人的心灵和肉体,都是思想的制约。可是抛却了心灵和肉体,思维还能存在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