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1911-1942),現代著名女作傢。
“民國四大纔女”最具傳奇性的作傢,被譽為“20世紀30年代的文學洛神”。
1930年,為瞭反對包辦婚姻,逃離傢庭。
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錶《生死場》,一舉成名。
1942年,因病逝於香港,時年31歲。
半生漂泊,足遍北京、青島、上海、東京、武漢、香港等地。
《呼蘭河傳》是蕭紅旅居香港時創作的一本迴憶體長篇小說。
本書以情感的起伏為脈絡,講述作者的童年故事,再現瞭20世紀三四十年代呼蘭人的生活狀態。
我一直觉得中国现当代的女作家是乏善可陈的,而萧红绝对是一个例外。一部《呼兰河传》,就足以奠定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呼兰河传》首先是表达了作者个人对于儿时童年的追忆和东北小镇家乡的怀恋。因为作为个体生命,其最基本的是生存的需要,当萧红在香港卧病时,也...
評分(一) 冬天读萧红是什么感觉?冷。图书馆的空调不知何故总也升不上温度,读到《商市街》的时候因为温度和情绪的双重低落我开始浑身发颤,而那时还是文艺女青年叫做悄吟的萧红正蜷缩在商市街上某间冰冷的屋子里等待着被她唤作“郎华”的萧军。读《商市街》是很痛苦的体验,一个...
評分萧红的文字给我的感觉,就像她的名字。 “萧”,有秋天的感觉,寂寞、悲凉。萧红的文字读来总是让人觉得有很深很深的寂寞感。但是这种寂寞绝不是声嘶力竭地喊出来的。相反,萧红表达寂寞悲哀之类的感情一直相当克制,她只用很淡很淡的语气言说寂寞和悲哀,又沉静又温软...
評分萧红,一位天赋异禀的才女,一个多灾多难的女人。她出生于北方小城呼兰,在那里度过了寂寞的童年,为了躲避包办婚姻离家。在经历了情感生活的挫折磨难与战乱中的颠沛流离,最终在香港凄凉离世。在她身上,一直保有一种小女孩的性格。纤细而敏感,顽皮又灵慧,温润及忧郁,倔强...
評分蕭紅的文字很有力量
评分以孩童的眼光描述瞭一個北方小鎮在近代時期的風土人情,印象最深的是團圓媳婦的那篇,一條生命竟可以無足輕重到如此地步。
评分最開始看著覺得悲哀,後來看著看齣瞭些彆的,苦中孕育的苦,澀澀的日子裏咬牙的過的那個勁兒
评分寫祖父,園子那段真的好棒,文字樸實,畫麵飽滿,情感真摯。團圓媳婦那段,很殘忍,蕭紅的視角讓我想到瞭英子。馮歪嘴子有一股韌性。蕭紅的環境描寫很棒。可以再讀一遍。
评分蕭紅的文字很有力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