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治与教育

统治与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贲 1950年出生于苏州。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英语文学博士,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兼职教授。写作领域为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公民社会建设等。已出版的中英文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向后现代和后殖民》《文化批评往何处去》《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在傻子和英雄之间:群众社会的两张面孔》《什么是好的公共生活》《统治与教育:从国民到公民》《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怀疑的时代需要怎样的信仰》《政治是每个人的副业》《听良心的鼓声能走多远》等,并编有《复归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亲徐干生的回忆文集)。

出版者: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徐贲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63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1-1
价格:CNY 8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1726650
丛书系列:徐贲作品
图书标签:
  • 教育 
  • 政治学 
  • 徐贲 
  • 政治 
  • 社会学 
  • 社会科学 
  • 极权主义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教育是一个美好的字眼,是人类一种饮食一样自然的需要。教育是为了让人明白道理,不是为了让统治者能更方便、更随心所欲地统治他们。

现代的国民教育,当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时,可以帮助人民变得更智慧,更有自我治理的能力;当它是专制统治的臣民教育或党民教育时,却使人民 变得愚昧、顺从,既没有自我治理的能力,也没有自我实现的意愿。我们关注国民教育,期待的是第一种,警惕的是第二种。

本书关注三种与国民教育有关的基本“政体原型”:古典共和、现代民主共和、现代专制或极权。我所关心的基本问题是,民主与专制的政体区别,如何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国民教育。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第九章讲到儿童。因为对儿童的兴趣,我对这一章看得最仔细。本章大篇幅引用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但看上去仍旧有意思。结合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论述的“双重思想”非常精彩。作者最后呼吁:今天的儿童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免受政治的侵犯……21世纪的家...

评分

古希腊城邦之一,斯巴达的极权统治从生育控制到死亡,一个没有个人自由和个人意志的社会~在王小波的《特立独行的猪》,斯巴达,让男人成为战争机器,让女人成为生育机器,没有独立人格。斯巴达自我封闭存活了8百年什么也没留下,而雅典给现代人类留下了辉煌的文明和思想。现代...  

评分

从人文精神到人文教育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隐虹 近日,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授徐贲先生的文集(包括《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增订版)《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增订版)等著作)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 徐贲的写作贯穿着健全的启蒙精神。他的作品素以强大的理论阐释力和深入的...  

评分

20世纪是一个党化宣传得到空前发展和运用的世纪,不仅在学校教育中,而且在整个社会的每一个思想、文化、新闻、学术领域中,都形成了社会学家埃吕所说的“全方位宣传”( total propaganda)。只有在国家政治权力力图全方位地控制民间社会的极权( totalitarian-ism)国家里,...  

用户评价

评分

清晰易懂,有理有据,我应该早点读这本书。

评分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体现在这了,因为哪国青年读这本书的时候都不会像我们一样有带入感。读完酣畅淋漓,期待着徐贲老师的书能走入大学通识课堂的那天。

评分

作者对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显然有着刻骨的仇恨,但畏惧人民民主专政的力量,总是不敢撕破那一层遮羞外衣,只好进行指桑骂槐、欲拒还迎式的政治挑逗,令人焦躁不已。对斯巴达式国家教育的批判固然是后见之明,然而面对横亘整个二十世纪的极权政体下教育与宣传制度对人性的强暴,批判又是如此的彻底。

评分

想到近期刚好在读的这本书。怎么说呢,翻翻可以,但比较适合刚刚上大学的阶段读,现在这个年纪就感觉略浅和琐碎了。虽然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也很喜欢他明白清晰的表述,可是主题先行(即使我同意主题)仍然让这本书显得像是自说自话。不过倒是真的值得在课堂上听听。

评分

1到7章读的小心翼翼,8到18章读的酣畅淋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