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教育 政治學 徐賁 政治 社會學 社會科學 極權主義 社會
发表于2025-02-02
統治與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教育是一個美好的字眼,是人類一種飲食一樣自然的需要。教育是為瞭讓人明白道理,不是為瞭讓統治者能更方便、更隨心所欲地統治他們。
現代的國民教育,當它是民主的公民教育時,可以幫助人民變得更智慧,更有自我治理的能力;當它是專製統治的臣民教育或黨民教育時,卻使人民 變得愚昧、順從,既沒有自我治理的能力,也沒有自我實現的意願。我們關注國民教育,期待的是第一種,警惕的是第二種。
本書關注三種與國民教育有關的基本“政體原型”:古典共和、現代民主共和、現代專製或極權。我所關心的基本問題是,民主與專製的政體區彆,如何形成瞭完全不同的國民教育。
徐賁 1950年齣生於蘇州。美國馬薩諸塞州大學英語文學博士,美國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係教授,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兼職教授。寫作領域為公共生活、國民教育、公共文化記憶、公民社會建設等。已齣版的中英文著作包括:Situational Tensions of Critic-Intellectuals、Disenchanted Democracy,《走嚮後現代和後殖民》《文化批評往何處去》《知識分子和公共政治》《人以什麼理由來記憶》《通往尊嚴的公共生活》《在傻子和英雄之間:群眾社會的兩張麵孔》《什麼是好的公共生活》《統治與教育:從國民到公民》《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懷疑的時代需要怎樣的信仰》《政治是每個人的副業》《聽良心的鼓聲能走多遠》等,並編有《復歸的素人:文字中的人生》(父親徐乾生的迴憶文集)。
實不乏真知灼見,雖是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城邦製度開始說起,說到的似乎都是西方民主的含義、蘇聯和德國的極權主義等曆史事實和理論等,但能看到我們自己在統治與教育的發展變化的曆史、理論與現實之間的距離,很有啓發。雖然覺得真正中心思想還是不凸顯,思想的原創性與一些大師級人物(如阿倫特等)還是有差距。但也很難能可貴瞭。
評分想到近期剛好在讀的這本書。怎麼說呢,翻翻可以,但比較適閤剛剛上大學的階段讀,現在這個年紀就感覺略淺和瑣碎瞭。雖然非常認同作者的觀點,也很喜歡他明白清晰的錶述,可是主題先行(即使我同意主題)仍然讓這本書顯得像是自說自話。不過倒是真的值得在課堂上聽聽。
評分這書簡直好看到哭!????????
評分說“指桑罵槐”就打低分的 不過是不願意承認自己所屬製度的缺陷 這種人空有一腔民族自尊心 卻根本無法認識到到底怎樣的生活纔是“好生活” 可悲的是 這種蠻不講理的行為的存在這正是書中所說的“極權宣傳”下的結果 能在2018年的中國看到這樣一本書 心中的激動不知如何形容 感謝仍然願意思考和發聲的人
評分可讓人有大局觀,站在曆史洪流之上看現今問題,理解現象,選擇行為。知識分子定當以己之力對人類社會些許有益的付齣。書中每章可獨立成篇。每章內部邏輯緊密。章章間些許重復有拼湊感。不過曆史也是如此,總讓人似曾相識,作者開始還含沙射影,令人會心一笑,後麵直接點名,酣暢淋灕。有些章節標題看不齣在講什麼,有些內容也需要前後對照進行再處理以增強理解。
第九章讲到儿童。因为对儿童的兴趣,我对这一章看得最仔细。本章大篇幅引用尼尔·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但看上去仍旧有意思。结合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论述的“双重思想”非常精彩。作者最后呼吁:今天的儿童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需要免受政治的侵犯……21世纪的家...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作为一个经历过文革而后又长期在西方生活的知识分子,徐贲先生著书立说,总体上都是不得不说的良心之作。这对百余年来在传统泥潭中苦苦挣扎艰难转型的中国而言,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启蒙。这样的启蒙精神,往上可以追溯到顾炎武黄宗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严复、梁启超、陈...
統治與教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