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汤姆·斯丹迪奇 Tom Standage 毕业于牛津大学,学习工程和电脑科技,目前是《经济学人》杂志的数字编辑,掌管杂志的网站及其移动端版本,此前还在《经济学人》担任过商业编辑、科技编辑和科学记者。他同时还是专栏作家、BBC时事评论员,也为《卫报》《每日电讯报》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撰稿。其历史著作还包括《人类食物的历史》《六个杯子中的世界史》,以及畅销书《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汤姆·斯丹迪奇
出品人:
页数:376
译者:林华
出版时间:2015-12
价格:5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461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互联网 
  • 社交媒体 
  • 新闻传播 
  • 社会学 
  • 历史 
  • 文化研究 
  • 网络生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纸信,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的宣传小册子,过去人类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社会。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在散播信息上面统治了几十年后,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交媒体重新变成人们与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并推动公共讨论走向一个新的模式。

汤姆•斯丹迪奇在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借助对托马斯•潘恩和“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人物的讨论,作者还探索了一些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从言论自由和审查之间的张力到社交媒体在启迪创新和激发革命上的作用。这是一次对社交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也是基于历史对未来趋势的完美预测。

---------------------------------

【编辑推荐】

◎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能不知道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本书就是一次对社会化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完全颠覆你的传统思维,重塑我们对社交新媒体的看法。

◎ 从莎草纸信到小册子、咖啡馆、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介怎样进化?

◎ 从古罗马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再到阿拉伯之春,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变迁?

---------------------------------

【评论】

汤姆•斯丹迪奇又一次完美展示了他将历史与现实的争论联系起来,并激荡出新知的天赋。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趣,论证也很具说服力。

——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

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今天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肇始于古罗马的社交媒体传统的延续。这就让我们能更清醒地感知人类现在是如何在转推历史并同时创造未来的。

——克雷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craigslist创始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文/谷朋 我们对社交媒体真是又爱又恨。一方面享受着它满足我们表达自我的畅快感,以及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又对它的功能与效果忧心忡忡: 社交媒体浪费时间,使我们不能专注于有益的工作。 社交媒体的新形式导致了公共讨论的琐碎和粗鄙。 社交媒体只是一阵时髦,...  

评分

相信各位书友都听过“时尚是一个圈”这种说法,它是指时尚元素总是循环出现,当下压箱底的服饰可能在N年后成为最火单品。 这个“圈”也广泛出现在各个领域,比如,有人也说“历史的发展是一个圈”;再比如,我今天想和大家谈的:媒体的发展是一个圈。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

评分

前7个月共精读了52本书,与原计划每年100本,也就是平均每月8.3本的目标相距不远。读得比较杂,也在有意识地补经典。我说的精读就是把一本书从头到尾一个字一个字读下来。 今年读过最好看的一本小说集是卡佛的《当我们在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虽然早就在待读书目,不...  

评分

社交媒体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作者带领我们通过回顾社交媒体的昨日,以期更好地认识它的今生。一方面,社交媒体可以看作探寻历史的切入点,通过社交媒体把人类社会历史的重要阶段串起来了;另一方面,以史为鉴,最终目的是探寻今日互联网媒体的性质及其对社会和人们生活将可能产...  

评分

文章好看点个赞,段子有趣点个赞、歌曲好听点个赞,美图漂亮点个赞……点赞是网民习以为常的行为,必不可少的网络社交手段。微信、微博、论坛、豆瓣、百度贴吧、QQ空间,凡网络社区几乎都有点赞或类似功能。万万没想到:点赞,不是现在才出现的,早在2000年前就有了啊! ...  

用户评价

评分

可能是前年备课的时候读完的。今年想起来再翻一遍。“在实现美国的独立中,笔与印刷机与剑同样功不可没。”

评分

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冒着误解伟人意图的风险,我认为他说的是我们都喜欢用今天的理解来看待历史。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著作:社交媒体早就有啦,太阳底下无新事。我很讨厌这种腔调,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任何一门社会学科的研究差不多都要走这条路。按理,我们理解的社交媒体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脸书”和“微博”,但人类思维的特性就是发现“现象后的本质”,无非就是通信、就是传播,从根子上讲,人就是以此来区别于动物的。好在追溯历史是为了反思现在,不得不佩服类似本书作者的很多外国媒体人,他们有着学者的严谨同时有着媒体人的敏感,能将很多知识都融贯到体系化的表述中去,很有阅读价值。从这一点看,我们的很多学者也好、媒体人也好,都很难写出这样有趣的作品。

评分

2017.10.01

评分

粗览,二三四章,厕所涂鸦、罗马莎草纸卷及朗读会,新约基督教的书信,伊丽莎白的宫廷小圈子诗歌、路德的小册子流传

评分

还是要分清“社交媒体”和“媒体的社交属性”是不一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