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知识

地方知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克利福德·格尔茨,阐释人类学的开创者,当代人类学的代表人物。他以“深描”方法进行“文化解释”的学术实践在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法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影响巨大。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美] 克利福德·格尔茨
出品人:
页数:380
译者:杨德睿
出版时间:2016-5
价格:3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16756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社会学 
  • 文化人类学 
  • 克利福德•格尔茨 
  • 地方知识 
  • 知识社会学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 法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地方知识》是格尔茨代表作,于1983年面世,2000年再版。全书涉及从艺术、常识、卡里斯玛到自我人观的论题,曲折迂回,文采飞扬。其中,尤以作者在东南亚和北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讨论了地方社群如何理解社会思想,本土人如何想象伦理道德,乃至法律背后的文化意蕴,并以地方知识的立场戳穿了现代英美法治的普遍性神话,启迪了中国上世纪末的“法治本土资源论”。这种地方知识的立场,亦足以与中国古人的“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包容理念及共生思想相呼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当初想找来这本书看,是因为看到某位教授的文章不爽,想知道实用主义是否如他所说的是一种“地方知识”。后来读完发现(也许现在理解的也不对),教授的问题不在于将实用主义视为一种(在地)地方知识,而是在使用诸如“意识形态”和“实用主义”的时候,它们定义的内涵为...  

评分

 当初想找来这本书看,是因为看到某位教授的文章不爽,想知道实用主义是否如他所说的是一种“地方知识”。后来读完发现(也许现在理解的也不对),教授的问题不在于将实用主义视为一种(在地)地方知识,而是在使用诸如“意识形态”和“实用主义”的时候,它们定义的内涵为...  

评分

本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吉尔兹认为法律不仅调整行为,而且解释行为。法律事实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是根据证据法规则,法庭规则,判例汇编传统,辩护技巧等构设出来的,是社会的产物。关于“法律-事实关系”,作者认为任何地方的法律都是对真实进行想...  

评分

(最终发现其他成分更多,对于常识,格尔茨从发生学追根溯源,这一点和福柯的路径较为相似) 导读一 王海龙 阐释人类学已渗透到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哲学、宗教学、心理学、民俗学、神话学、文学批评、剧场学甚至电影、美学等。其超越符号人类学和认知人类学,成为当代人类学...  

评分

(最终发现其他成分更多,对于常识,格尔茨从发生学追根溯源,这一点和福柯的路径较为相似) 导读一 王海龙 阐释人类学已渗透到文化研究的各个领域,如哲学、宗教学、心理学、民俗学、神话学、文学批评、剧场学甚至电影、美学等。其超越符号人类学和认知人类学,成为当代人类学...  

用户评价

评分

汉译名著里翻的最多的一本吧……考研前被Geertz迷的不行……但是我还是没有完全消化……搞历史社会学也避不开Geertz

评分

亚马逊

评分

比较好的一个译本。对于格尔茨真的是接受无力,充斥着价值观,却始终没给出可行的方法论,他自身的民族志作品也是非常个人化的,沦落到别人手里不知道会成什么样子。从这个意义上说,格尔茨也示范了方法论了,只是需要大家去领悟(微笑)。总的来说,提出的价值批判很有力,汪洋恣肆,旁征博引,应该也是本书看完需要接受的重点,其它就暂时随缘吧。

评分

“把事物的意义、形式层面与赋予其生命的实质性语境割裂开来,将文学批评的范畴应用于社会事件,或将社会学的范畴应用于象征结构,了解其他民族的想象之建构如何关联到我们自己的想象之建构。”读懂本书的关键。思维民族志。一方面作者融会贯通,一方面我到处被阻塞。

评分

格尔茨文笔太好文学哲学底子又够厚,这本讲座编成的选集把他的文字才华体现得淋漓尽致。每一篇都能让我笑的肚子痛(尤其是序言和讲常识的两篇,地方知识也很逗),但也因此让我很难集中注意力。常识和地方知识的两篇印象比较深。译者太有才了,文笔和词汇量都强的惊人,比连梗都看不出来的真不行同学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