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娜·帕弛,1952年生於德國波恩,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1982-1985年任職威廉-哈剋博物館,之後成為自由作傢。主要著作有《藝術之傢——漫步藝術史:從岩畫到塗鴉》、《房子如何在空中生長——建築的曆史》、《認識藝術——創造藝術》、《早期基督教與拜占庭藝術》、《關於現代藝術的101個重要問題》、《藝術的案發現場》、《圖像的發現》、《誰懼怕紅黃藍:現代藝術》等,以及《古斯塔夫·剋裏姆特》、《馬爾剋》等眾多藝術傢傳記,作品被譯為多種文字。
二十世紀上半葉是西方藝術在思想領域最為活躍的階段。在此之前,工業革命和資産階級革命深刻地動搖瞭歐洲社會原有的權威結構。挑戰權威、追求個性的嘗試激勵著年輕的藝術傢積極地參與時代精神的建構,藝術流派的多元化和快速更迭成就瞭這一時期藝術發展的主要特徵。經曆兩次世界大戰,歐洲大部分國傢實現瞭從君主立憲到共和政體的轉變,但是戰爭的殘酷也終結瞭藝術傢對技術進步和社會進步的樂觀信仰。在西方藝術史上,從未有這樣一個時代,藝術傢如此強調藝術的社會使命,希望用藝術改造社會,最終卻被泥沙俱下的社會變革裹挾瞭命運。
與諸多藝術史著作相比,本書的重要貢獻在於選編瞭與二十世紀上半葉各種藝術流派相關的二十七篇理論文獻。這些文論全部齣自當時的藝術傢和批評傢之手,其中大部分是首次有體係地被譯介到中國。藉助這些思想的片段,讀者可以超越藝術作品和藝術史學傢的分析,直麵藝術傢的創作理念和藝術主張。
看到了好书就要推荐,看到了好句子就要宣扬,这不是读书人的义务么?如果看到了好书,打个分还畏畏缩缩,怕别人说是水军,未免太没种!
評分德国Reclam出版社的经典艺术史系列。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艺术的重心仍在欧陆,这一时期的西方艺术极具思想性,德国艺术史学家的视角和治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大陆目前翻译的艺术史多为英美学者的著述,且涉及二十世纪的艺术史翻译少之又少。本书从德文原文译为中文,译者...
評分1、喜爱艺术、研究艺术的人。2、喜爱文学、研究文学的人。3、执迷于汉语却看不到新鲜词汇的人。4、执迷于艺术却缺乏宏观观察力的人。5、认为艺术史方面没有遇到好书的人。6、认为二十世纪艺术史体系不全面的人。7、爱好诗歌的人。8、爱好散文诗的人。9、头脑健全却缺乏诗意的学...
評分十九世纪初,黑格尔提出艺术出路(der Ausgang)的问题,认为人类的精神思考超越了美的精神,艺术的时代已经过去,艺术应为宗教、哲学让路。其后,海德格尔、本雅明、阿多诺等人都有过相关探讨。在这个议题上,哲学家、艺术史家讨论的并非有关艺术是否不复存在的问题,而是关...
評分真是一本好书,对我们了解西方艺术史帮助很大,书中所写内容丰富翔实,体现清晰。译者翻译的流畅准确,值得我们拥有和收藏。
#大量堆砌普及類資料( ̄∇ ̄)非專業書卻把藝術品的圖片集中在中間頁對普通讀者也太不友好瞭吧。紙張非常舒服
评分僅對20世紀上半葉的德國(而非全部德語國傢)藝術傢著墨最多,又未能深入追究錶現主義及其後嗣所處的上下文,總體而言,作者力圖渲染的宏大敘事,收梢不盡完滿。另,格特魯德•斯泰因為畢加索撰述的藝術評論實在教人匪夷所思。
评分後半部分讀的比較倉促
评分寫法介於學術寫作與藝術普及之間,內容介於綜述研究與材料整理之間,評分介於三星和四星之間。書托/水軍很煩,稍微打高一點評價我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托兒……#真不是
评分選修瞭一門藝術史,上課時看完的。藝術還是自娛自樂吧,涉及到學分作業什麼的就開始惡心瞭。不該選課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