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钱理群 回忆录 自传 思想与哲学 传记 文学研究 三联 心灵史
发表于2025-03-30
我的精神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本书,在我的学术著作中,确实占据了相当独特的地位:它既是我的自传、学术自传与精神自传,又是一部学术史、思想史、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
—— 钱理群
钱理群,一生裁为四截。前二十一年,算是入世前的准备;1939年出生重庆,在南京读小学、中学,在北京大学亲历反右运动;中间十八年,在边远地区贵州安顺小城中等专业学校教书,在社会底层经历了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1978年重返北京,与北京大学青年学生、同代友人一起,风风雨雨二十四个春秋,并写有多部研究周氏兄弟和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的著作;2002年退休后五年,又回归中学和贵州,关注语文教育、西部农村教育、地方文化研究和青年志愿者运动,同时从事现代民间思想史研究。七十五年的生命,和两个空间——贵州与北大,一个群体——中国的年轻人,建立了血肉的联系,其主要连接纽带,则是鲁迅。
读的是港版《绝地守望》,仍打算标这本。这部书应该也在钱老所谓“争议”之列。可以说藏着他所有作品的密码吧。我相信钱老是真诚的。自我分析到这个地步也是相当深刻的。虽然相同的话重复太多遍会不会有成为自我合理化的风险?就比如说这本书也自觉不自觉形成了一个讲述的模式:首先反思80年代自己如何看待这一问题,提倡的目的是什么,而90年代会走向反面,这样所有提出问题的结论便都是相当“辩证”的。这本书上编第二章和下编《精神界战士》一章印象最深。分别是钱老在FY、WG期间和98年被点名批判期间的个人遭遇。加上钱老坦白的文笔,经历可以用震撼来形容。钱老是真正的精英知识分子。我们这一代后学已不在同一心态和同一语境中了。比如,学术真能做到如此的融入、有如此的意义么?我现已不信学术能变成我的生活。
评分火,是燃不尽的,只要时代还需要热和光。
评分火,是燃不尽的,只要时代还需要热和光。
评分我是真的很喜欢这本书,就像是在跟作者聊天一样
评分在权力的缝隙间,反思过往。
刚刚从卓越送货人那拿到这本新书,迫不及待的就看了。 按照以往先看前言后记的习惯,一下子翻到书的末尾(没有前言之故),原来这部书的上篇《我的回顾与反思》就是北大演讲录之三。我有之一(《话说周氏兄弟》,山东画报出版社)、之二(《与鲁迅相遇》,北京三联书店),早就...
评分今年暑假去上海在复旦周边的一个小书店里淘书时,在书堆里偶尔发现了这本书,封面有些污渍,显然已被很多人翻过了,一看是钱先生写的自传,更是有些激动,因为在先前读过他写的《周作人传》,写得很好,对钱先生也产生敬仰,他是我们国家在世的为数不多的真正的知识分子,学者...
评分读完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的《我的精神自传》,我一次又一次的追问自己,这仅仅是钱理群先生一个人的精神自传?如果从钱先生,以自己作为中国知识分子一个代表个案,理性的审视和反思中国文革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心灵、中国思想的发展,那些问题和思想深触我心,因此我不止一次对自...
评分摩罗说:“一个读书人而没有见识过钱理群讲课的魅力,不能不说是个遗憾。”2002年,钱理群从北大教授岗位上退了下来,开始游走民间,走向更广阔的讲台。他回母校南京师大附中教中学语文,给“90后”们讲鲁迅。上个月又从东莞走到福州,再到上海,窜了南中国好大一圈,...
评分一 钱理群先生是令人为难的。他难倒了很多人,官员、学者、同事、朋友,年轻的学子或世故的知识者们,他令人为难的地方似乎不在于思想观念上的清晰、糊涂或复杂,而更在于他的姿态。在一个类似胡适的平台上,他满怀激情地诉说着鲁迅。用钱先生自己的话,他先后对20多届北大学生...
我的精神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