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变可视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本书主要意义而分本讲演为八题。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之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
读这本书,是因为微信上读到钱穆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历史尊崇哪些人物》,读了觉得很有感触,很喜欢。后来朋友告诉我这篇文章原题是“如何研究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的八讲之一,就专门买了这本书来看。不过读完倒有点后悔,因为在我看来,全书最好的就是这篇文...
评分 评分为什么说乱世出的人才多? 钱穆先生说:“中国历史人物,似乎衰乱世更多过了治盛世,又且强过了治盛世。” 钱穆先生采取例证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主要例子是孔子、朱熹等等名人。 譬如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人物。但他生于春秋末期的衰乱世,霸业已尽,时代将变。 尤其在南...
评分本书中,钱先生谈了历史研究方法和观点,分别从通史、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文化史八个角度,集中体现了钱先生的治史思想。这八个角度,涵盖了史学中主要的分类,对我们了解钱先生的史观,乃至形成自己对中国历史比较全面的认识很有帮助。 在序...
评分老爷子真是一腔子血倒在了中国历史上啊,说得句句恳切。因为本来是讲座,不免太简略了一点。
评分以上所讲,只就我个人针对着近六十年来中国人讲文化的一般流弊和短视之处说起。我只因生在此时代,深受此一种时代思潮观念之影响,心中老觉苦闷不安,总想在此问题上找一出路,让自己心下得一解决,因此引生出这许多想念来。但我此种种想念,亦非凭空随便的想。我自问是曾在以往历史上下过一番功夫,而始引生起此种种想念的。这次一连八讲,由于时间所限,所讲总嫌空泛肤浅,又是语焉不详。我不能站在纯历史、纯学术的立场来说话,有时不免带有情感,随便空说,请各位原谅。钓雪按:对钱穆而言,历史即文化,文化即人生,一个国民对本国史存有温情和善意乃是最基本的人文精神。针对经济决定论唯物史观钱穆提出中国的政治制度之一统与士人政府科举选拔的优越性,这背后潜在有新儒家以西方民主社会观念开出新政制的抱负,但钱穆人格与学养实较今人高出千倍
评分钱老先生的观点其实很容易可以归纳;这本书里不少内容在其他书里已有提及;虽名曰方法实则涉及方法之处并不多,倒是小故事很不少
评分大师风采,深度匮乏是我自己选择图书的问题,期待《国史大纲》
评分中国历史崇拜失败之英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