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本书由钱穆先生1961年在香港的8次演讲汇集而成,从通史和文化史的总题及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等6个分题言简意赅地论述了中国历史研究的大意与方法。实为作者此后30年史学见解之本源所在,变可视为钱穆先生对中国史学大纲要义的简要叙述。
本书主要意义而分本讲演为八题。最先是讲如何研究通史,最后是讲如何研究文化史。其实文化史必然是一部通史,而一部通史,则最好应以文化为其主要之内容。其间更分政治、社会、经济、学术、人物与地理之六分题,每一分题,各有其主要内容,而以文化为其共通对象与共通骨干。
此书由钱老的八篇演讲稿组成。个人认为对于准备研究历史,或者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不知道哪些方面研究历史比较有价值等方面困惑的人,可以深入浏览此书。作者从一些角度分析了如何研究历史,从哪些角度研究历史比较有新意。此书是一篇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历史的书籍。
评分读这本书,是因为微信上读到钱穆先生的一篇文章《中国历史尊崇哪些人物》,读了觉得很有感触,很喜欢。后来朋友告诉我这篇文章原题是“如何研究历史人物”,是《中国历史研究法》中的八讲之一,就专门买了这本书来看。不过读完倒有点后悔,因为在我看来,全书最好的就是这篇文...
晚年钱穆总是这一套,才尽既视感
评分虽云研究法,实为钱穆史观概要。处处透着对国史的温厚与执拗,又不似辜鸿铭一味吹捧自鸣得意,也不是柏杨那般动辄圣崽屎缸齐飞。第六讲深得我心。
评分《如何研究中国历史人物》一篇,论成功与失败、有表现与无表现,颇受启发。
评分中国历史崇拜失败之英雄~
评分和主流很不同。可见现在主流历史界是很有问题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