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渡户稻造(1862—1933):日本的思想家、教育学家、国际政治活动家、基督教信徒。早年毕业于札幌农学校,曾先后赴美、德留学。回国后在多所大学任教,1918年任东京女子大学第一任校长。《武士道》时期最为著名的一部著作,他本人也因此成为日本精神和伦理学的权威。1984年发行的日本银行券5000日元上及印有其肖像。
《武士道》一书是作者于1899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有感于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而用英文写成的。由于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因此,正如作者所说,他在介绍时,与别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所系统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
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所以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正因为如此,本书一出版就引起了外国读者的极大兴趣。据作者自序说,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不仅自己亲自读了此书,还以此书分赠其友人。光是本书的日本版从1900年到1905年的6年之间就重版了10次,本书还被译成了多种文字,在世界的日本研究书目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在我国的日本研究正深入到探讨日本的文化传统、民族特性对当代日本的影响之时,相信把这本颇享盛名的著作译为中文以飨读者,或许不无意义。自然,由于本书是在将近一个世纪之前写出来的,其中有些观点不免有过时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本人的立场所限,有些观点也很值得商榷。这是希望读者们注意的。
这本书最大不足是没有作者介绍,查过,才知来头不小,足证此书可读。新渡户稻造(1862—1933):是一战前日本的自由主义者、基督徒,曾任国联事务局次长6年,书成于1899年,1900-1905年间再版10次。 武士道不同于神道。一夜读完,实觉被作者认为是伦理体系的武士道,其...
评分近日读到电影学院教授崔卫平写陈凯歌《无极》的影评,提到眼下的情况可以说是“后理想主义的时代”:“不管这个曾经的‘理想’是什么,但那至少是一种超越于日常生活之上的雄心壮志,类似英雄对于胜利的追求;但是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理想’退位,‘欲望’登场。...
评分 评分一直很难理解日本人的精神世界, 自卑与自负,谦虚与骄傲混合在一起。 然后昨天下午看完了武士道,于是清楚一些,但是大部分,还是混乱。 作者说武士道来源于日本神道,佛教思想,儒教思想。中国人过去的思想也是儒释道混合影响,却开出了两种不同的花。 中国的文人,日本的武...
评分一百年来,武士道与剖腹自杀在中国被视为一对同义词,而挥刀之手无疑是一名因耻辱而自杀的疯狂的失败者。这种见解因日本侵华战争中的罪行与新中国播映的数以千计的战争体裁的影片而广为流传。 与中国人原告的身份不同,美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总是希望自己以律师的身份判定武士道...
这本书很小巧,翻译也不错,读起来非常的容易。 从其中的旁征博引来看,作者的确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但是本书的自恋情结是我不太能够容忍的,简直把武士道精神夸上了天。其中对于甲午战争的只言片语也令我很不满。 日本真是个神奇而变态的国家。
评分武士道的概念已经成为历史 不过就我的观察 日本民族内在的精神还是没有多大改变
评分周译的版本明显比张的版本好太多
评分这本书很小巧,翻译也不错,读起来非常的容易。 从其中的旁征博引来看,作者的确是个学识渊博的人。 但是本书的自恋情结是我不太能够容忍的,简直把武士道精神夸上了天。其中对于甲午战争的只言片语也令我很不满。 日本真是个神奇而变态的国家。
评分这个版本的大一也看过,没觉得差在哪里啊。看来我对翻译太无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