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的故事

杂草的故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理查德·梅比(Richard Mabey),英国博物学作家和主持人,致力于探讨自然和文化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曾任英国自然保护委员会顾问,2011年被选为皇家文学学会会员。他凭借《吉尔伯特•怀特》荣获1986年惠特布雷德传记奖,畅销作品《植物大英百科全书》荣获大英图书奖等多项大奖,《免费的食物》《非正式的乡村》《黑暗中的鸣叫》等著作皆获高度评价。他还是《泰晤士报》《卫报》《独立报》园艺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系列片《来自乡间的明信片》的总撰稿人和制片人。

出版者:译林出版社
作者:[英] 理查德·梅比
出品人:
页数:368
译者:陈曦
出版时间:2015-6
价格:49.8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4729352
丛书系列:天际线
图书标签:
  • 植物 
  • 博物学 
  • 自然 
  • 科普 
  • 英国 
  • 博物 
  • 理查德·梅比 
  • 文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理查德·梅比:当代不列颠最伟大的博物学作家

一部跨越园艺、文学、历史的典范之作!

杂草的传奇故事 野性从未走远……

杂草是某种类型的植物还是一种人类的思维?它们是生物品种还是文化的产物?它们为何存在?如果没有它们,世界将会怎样?英国博物学作家理查德•梅比讲述了在人类与自然的抗争过程中,四处流浪的杂草是如何被定义、被诠释、被限制和被不公平地对待,又是如何冲破文明的边界并影响人类对自然的看法。理查德•梅比一方面为自然界不被待见的植物辩护,一方面从历史、小说、诗歌、戏剧和民间故事中钩沉杂草与人类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文明背后的野性从未走远,一部立足英国本土的杂草变迁史,却勾勒出全球化视野中一幅包罗万象的野生植物迁徙和狂欢的图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我命令一切变成杂草 我命令海洋馆的美人鱼、 得到观众喝彩的海豚,变成杂草 我命令在马戏团表演骑自行车的猴子、 钻火圈的老虎,变成杂草 我命令在动物园吃竹子的熊猫、 在玻璃房里晒太阳的狮子和狒狒, 变成杂草 我命令流水线上的螺丝、 办公室的复印机,变成杂草 我命令幼儿...  

评分

此书在形式上有些不一般:各章的主标题以一种杂草的名字命名,然后有一个副标题象征性地提示本章内容,以致我看了半本书也没有弄清楚全书的逻辑。作者学识渊博,围绕杂草这个主题,钩沉发生在各个领域、各类文献中的记述和经验,放在不同的主题下,以活泼的文笔展示出来,不乏...  

评分

这几天读了一本书,唤起我不少儿时的记忆。它是理查德梅比的《杂草的故事》。 梅比是一位英国博物学作家,开始看封皮时,以为是本植物自然类的科普书籍。看过之后却发现这并不冷冰冰,反而充满温情。作者对文明和自然深层思考,并展现对这种野性难驯植物深沉的爱意。 记得小...  

评分

在都市里生活了太长时间的人们往往会对自然的感觉变得迟钝。物候的指征不再明显(至少不那么受人关注),四季的变换更多的只是气温和流行服饰上的差异,而大型公共绿地和公园的花花草草承担了形塑都市人对自然认知的任务,却多数为人工筛选和栽培的产物:当我们把一部分植物归...  

评分

《杂草的故事》是一本能引起我共鸣的书,我是一个杂草热爱者,非常激动的读到这本为杂草著书立传的书。我童年的很多回忆都跟杂草有关,虽然这是一本英国人写的书,但是书中提到的那些杂草很多都是全世界共有的,比如:车前草、蒲公英、、田旋花、泽兰……,所以这些美丽的杂草...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杂草的文化思考。此前我一直把杂草视为“既然长在那里定有它的理由”,即使以前极少见到的如月见草、小花山桃草、一年蓬和商陆,从未把它们的出现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等联系起来思考。看一本书,得到启发就值。

评分

装帧精美,纸质也好,很容易被误认为是一本谈植物学的小清新书籍,其实不如说是“借野草来反思文明社会”

评分

原来西方也有“神农尝百草”,那些鼓吹西医至上论的人,或者是中医至上论的人,都该好好看看

评分

理查德·梅比于英国自然文学在当代的复兴功不可没,他是该领域这三十多年来最杰出、最有使命感的作家。梅比对杂草的迷恋,来自于这一族群本身的野性——总会逸出边界,动摇人们的定义。这也是人们“探寻如何界定自然与文化”,野生与驯养的过程”。我深感兴味的一点:他观察到“在英国的气候下,本土植物群落几乎总是能赶走哪些先驱杂草和外来入侵者,这个排挤过程基本只是时间问题”。而美国和澳洲的问题就严重的多。说起来我好像也是杂草的迷恋者。

评分

这本书个人没法荐读... 中心很明确,围绕“杂草”这个概念的定义讲述一系列杂草的成因以及与普通园艺植物的界定差,全文首尾强调杂草在生态圈里面应有的地位,总得来说内容是没的挑的一本。但是!写法太不讨喜了,章节姑且算是有个主题,但行文一种博物学家信手拈来侃侃而谈的文风有种跑火车的感觉... “喜马拉雅凤仙花XXXXXX。不过,虎杖XXXXX,XXXXX”(p254),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段间转折就是来得这么毫无防备... 非常带有主观意味的文字在p260左右才开始出现...当然这时候书已经快要结尾了... 前面的大段火车文中间信息非常杂糅丰富,相信能触动植物爱好者的小心脏,插图注解也很漂亮,很适合收藏。然而,就圈外读者来看这本书读起来确实有点累。...希望能听听专业读者的观点。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