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中国哲学史

新编中国哲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劳思光(1927—2012)湖南省长沙市人。本名荣玮,号韦斋,笔名思光。台湾“中研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1949年后任教于台、港等地,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学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人,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客座教授,及台湾华梵大学讲座教授。

先生学贯中西,著作极丰,无论文、史、哲学,乃至金石考证等方面,皆有论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哲学史》,为探讨中国哲学史之巨著,成为港台文史哲科系学生的必备教材。其他著作包括《康德知识论要义》《历史之惩罚》《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之路向》《思光少作集》《解咒与立法》《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思辨录》《思光诗选》等三十余种。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劳思光
出品人:
页数:12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2-1
价格:1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23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劳思光 
  • 中国哲学 
  • 哲学史 
  • 中国哲学史 
  • 思想史 
  • 新编中国哲学史 
  • 学术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新编中国哲学史》是当今哲学大家劳思光先生在中国哲学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作者通过其独特“基源问题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将上下数千年中国哲学的内涵,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第一册主要介绍古代中国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学说。第二册主要介绍汉代宇宙论中心之哲学思想、魏晋玄学与中国佛教哲学。第三册上下主要介绍唐末思想之趋势与宋明理学的发展,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学思想、乾嘉学风与戴震的思想。每一章节都有深入浅出的说明,其内容正是中国哲学的深层内涵。

该书于20世纪80年代在港台出版,即以其对中国哲学的精深研究和新颖的诠释而广受好评。作者因而名重士林,成为中国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与唐君毅、牟宗三齐名,被誉为“香港人文三老”。该书亦被公认为是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后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在港台地区20多年来,版行不断,成为学者及大学生研究生必备书。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首先说明,以前的我一直对“哲学”和“历史”这两门学科都是敬而远之的,参加工作后,多亏了和读书会的小伙伴们一起,在2014年左右开始读了一点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的通识读本,前者主要指斯通普夫《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后者指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简史》...  

评分

第三章孔孟与儒学 (上)孔子与儒学之兴起 就时间次序上说,孔子为第一个建立哲学理论的人(系统性与自觉性),中国哲学史的论述要从其开始。在学说内容上看,先秦儒学虽为其中一家,但汉代以降及至明清,儒学思想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主流。 第一节儒学之源流问题 儒学的源流问题...  

评分

劳思光的哲学史是几年前在国学论坛上征西大将军推荐的东西。终于等到新版,买来一看,果然没有令人失望。 孔子写得非常详尽,感觉到资料非常丰富,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很多,也很新。 老子写得太简单了,只写了相生相克,而对于宇宙观,道论等等基本上无视。庄子更夸张,读完之后...  

评分

劳思光的哲学史是几年前在国学论坛上征西大将军推荐的东西。终于等到新版,买来一看,果然没有令人失望。 孔子写得非常详尽,感觉到资料非常丰富,对问题的思考角度很多,也很新。 老子写得太简单了,只写了相生相克,而对于宇宙观,道论等等基本上无视。庄子更夸张,读完之后...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可以。

评分

劳先生对哲学史更注重哲学的维度,而为此版本作序的杨国荣先生指出其师冯契先生的哲学史更注重历史的维度,吊诡的是杨氏本人论学则与劳先生同调。

评分

读了第三卷上。对破除理学心学刻板印象有一些有益的讨论,但毕竟还是杂乱,抑或中国哲学本身就是杂乱,抑或中国没有“哲学”。

评分

2018.12.30重读。叙述事实,但更注重用逻辑分析和考证的方法反溯理论的根本意向。整体以“主体性”为基准,为儒家总结一“价值自觉”,为道家总结一“情意我”,为佛教总结一“主体自由”。 每章总论与理论难题的部分都非常好。在具体介绍学人思想时,有些未形成系统,只剩一条条主张。第一卷最好。第二卷对汉代哲学否定态度甚明,未免于理论本身论述不精,佛教部分论述清楚。三卷上第二章理学总说极好,哲学性较强。其余部分未细看。三卷下也还行。

评分

归纳起来劳先生认同的知识分子就四个人:孔孟陆王;认同的儒学典籍就两本:论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