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思光(1927—2012)湖南省长沙市人。本名荣玮,号韦斋,笔名思光。台湾“中研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荣休教授。早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1949年后任教于台、港等地,并在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从事研究工作。曾任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哲学学部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及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人,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客座教授,及台湾华梵大学讲座教授。
先生学贯中西,著作极丰,无论文、史、哲学,乃至金石考证等方面,皆有论述。其中尤以1980年出版的《新编中国哲学史》,为探讨中国哲学史之巨著,成为港台文史哲科系学生的必备教材。其他著作包括《康德知识论要义》《历史之惩罚》《中国文化要义》《中国之路向》《思光少作集》《解咒与立法》《中国文化路向问题的新检讨》《思辨录》《思光诗选》等三十余种。
《新编中国哲学史》是当今哲学大家劳思光先生在中国哲学方面最重要的著作。作者通过其独特“基源问题研究法”,如庖丁解牛般,将上下数千年中国哲学的内涵,条分缕析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第一册主要介绍古代中国思想及儒、道、墨、法、名等各家学说。第二册主要介绍汉代宇宙论中心之哲学思想、魏晋玄学与中国佛教哲学。第三册上下主要介绍唐末思想之趋势与宋明理学的发展,以及明末清初的哲学思想、乾嘉学风与戴震的思想。每一章节都有深入浅出的说明,其内容正是中国哲学的深层内涵。
该书于20世纪80年代在港台出版,即以其对中国哲学的精深研究和新颖的诠释而广受好评。作者因而名重士林,成为中国哲学界的重要人物,与唐君毅、牟宗三齐名,被誉为“香港人文三老”。该书亦被公认为是继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后的一部里程碑式作品,在港台地区20多年来,版行不断,成为学者及大学生研究生必备书。
第三章孔孟与儒学 (上)孔子与儒学之兴起 就时间次序上说,孔子为第一个建立哲学理论的人(系统性与自觉性),中国哲学史的论述要从其开始。在学说内容上看,先秦儒学虽为其中一家,但汉代以降及至明清,儒学思想一直是中国哲学的主流。 第一节儒学之源流问题 儒学的源流问题...
评分讲中国古典哲学的书,市场上有不少,若说只做一简单了解,翻翻也无妨。然大多讲哲学的书千篇一律,讲哲学史的书更是躲在各种流行观点下投机取巧,若要叫人有所思考,没几本是值得一读的。劳认为,写哲学史的,不能只有史学没有哲学,胡适那半本《中国哲学史》就是,充其量只能...
清要,我读过最快乐的一套中哲书
评分2018.12.30重读。叙述事实,但更注重用逻辑分析和考证的方法反溯理论的根本意向。整体以“主体性”为基准,为儒家总结一“价值自觉”,为道家总结一“情意我”,为佛教总结一“主体自由”。 每章总论与理论难题的部分都非常好。在具体介绍学人思想时,有些未形成系统,只剩一条条主张。第一卷最好。第二卷对汉代哲学否定态度甚明,未免于理论本身论述不精,佛教部分论述清楚。三卷上第二章理学总说极好,哲学性较强。其余部分未细看。三卷下也还行。
评分可以。
评分尝试读了几本不同作者的中哲史,还是劳先生的最读得进,也最受益。通读中国哲学史最大的收获是,终于能从头到尾叙述中国的历史朝代变迁了…
评分比国内的教材好很多,有个人风格,我没看过冯友兰的哲学史,不知与冯友兰的相比如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