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剋勞利(Roger Crowley),曆史學傢。他齣生於英格蘭,劍橋大學畢業後,曾久居伊斯坦布爾,並對土耳其的曆史産生瞭濃厚的興趣。他花費數年時間廣泛遊曆瞭地中海世界,這使他擁有對地中海的淵博的曆史和地理知識。著有“地中海史詩三部麯”《1453》《海洋帝國》和《財富之城》。
海洋帝國
從馬耳他到勒班陀,奪取世界的中心
《紐約時報》最佳暢銷圖書 《經濟學人》年度最佳圖書
在整個歐洲史中,沒有任何故事比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兩個世界爭奪地中海的較量更令人熱血沸騰……本書是講述這個故事的翹楚之作。
——《華爾街日報》
剋勞利的洞見極其精妙,描寫波瀾起伏。很少有一本書能如此鞭策我們重新審視自己對曆史的評判。剋勞利的《海洋帝國》是關於一個被人低估、常被忽視的主題的誠實記載,是一本罕見的奇書。
——《基督教科學箴言報》
大手筆!準確捕捉瞭爭奪世界中心的激烈鬥爭的宗教狂熱、殘暴和大浩劫。
——《科剋斯書評》(星級評論)
《海洋帝國》確立瞭剋勞利地中海曆史大師的地位……他淵博而引人入勝地描繪瞭奧斯曼海盜和十字軍航海傢,他對這些人的理解就像他們對海潮的精通一樣。
——《文學評論》
1521年,蘇萊曼大帝,奧斯曼帝國統治者,派遣一支軍隊遠徵羅得島。海洋的另一端,基督教世界在教皇的感召下,枕戈待旦。這將是互相競爭的帝國和信仰之間,為爭奪地中海和世界中心主宰權所進行的史詩級彆的鬥爭的第一槍。《海洋帝國》繪聲繪色地描摹瞭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教世界爭奪歐洲靈魂的長達數十年的殘酷戰爭,這個快節奏的故事越來越激烈,範圍從伊斯坦布爾一直到直布羅陀海峽。在這個奴隸製、槳帆船戰爭、絕望與勇氣和慘無人道的暴行的故事裏,剋勞利令人信服地勾勒齣一係列為瞭權勢和生存而戰鬥的海盜、十字軍武士和宗教戰士。《海洋帝國》是一個色彩紛呈、驚心動魄的故事,為當代的文明衝突提供瞭一個關鍵的背景。
又读完一本《海洋帝国》,至此地中海三部曲终于读完。以前对地中海的了解,只是限于它是众多文明包围的内湖,环绕它的是一个个熠熠生辉的文明。现在,得以从海洋视角来审视周围文明的发展。 威尼斯、哈布斯堡王朝、教廷、奥斯曼,以及沿岸的众多城邦,是地中海上冲突的主角,围...
評分地中海也许是最温和的海,有宜人的气候、平缓的洋流,星棋罗布的岛屿让地中海的交通非常便利,这也许是地中海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它的西海岸,从1万年前的新月沃地至2000年前三大宗教的诞生,再到今天的现代文明。每一次文明进步的背后都少不了思想的碰撞、文...
評分勒班陀战役 1571年10月7日 希腊海边 欧洲基督教国家联合海军VS土耳其海军 基督教胜 1 礼节性的鸣枪也挺危险的:自舰队离开墨西拿以来,已有二十人被误击 身亡。 2 西班牙著名文学作品《堂吉诃德》作者塞万提斯在这场战役中胸部中 了两弹,左手永久性致残。 3 苏格兰国王詹...
評分 評分地中海也许是最温和的海,有宜人的气候、平缓的洋流,星棋罗布的岛屿让地中海的交通非常便利,这也许是地中海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重要原因,尤其在它的西海岸,从1万年前的新月沃地至2000年前三大宗教的诞生,再到今天的现代文明。每一次文明进步的背后都少不了思想的碰撞、文...
這本比較流水賬,像P414那樣的精彩論述不多:羅得島戰役——海雷丁.巴巴羅薩,槳帆船與奴隸——馬耳他攻防戰——勒班陀戰役(歸根結底還是威尼斯的新式武器發揮瞭決定性作用,雙方主帥都有賭性)。從希臘對決波斯的薩拉米斯海戰到神聖同盟對抗奧斯曼帝國,東西方的兩次決定性碰撞都以西方世界的勝利告終,這是否說明多係統競閤比單係統運行更具有優越性呢,就像P355堂加西亞建議堂鬍安切勿將所有艦船組成一個編隊那樣(不太貼切的例子)。
评分大航海時代2即視感!!
评分剋勞利的屁股還是偏嚮奧斯曼一邊 不斷尋找天主教黑點但也是徒勞
评分2016已讀31:寫得太精彩瞭!!!與第一部《1453》相比,終於讓我感受到瞭“比小說寫得更精彩的曆史”是什麼意思。如果說1453唯一的敗筆就是慘遭劇透的話,閱讀本書馬耳他戰役與勒班陀戰役的充滿瞭緊張刺激懸疑感,最後的結局和英雄的沒落亦讓人唏噓。還有不得不說羅傑·剋勞利文筆實在太好瞭(還有譯者的功勞),整個閱讀過程都是享受。強烈推薦し(°▽°)ノ
评分剋勞利是戰役描繪的奇纔無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