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迷楼》、《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宇文所安唐代文学研究“四部曲”的最后一部。本书对晚唐诗的风格、形式和意蕴的变化有独到的阐释,对李贺、杜牧、李商隐和温庭筠的诗歌有不同于前人的精审解读。而且基于在中唐余韵影响下晚唐独特的社会文化状况和历史地位,作者在本书中有不同于前三部的对文学史的新叙述,如更加注意文本是如何保存下来和如何在当时流传的,诗的写作与在当代的流传之间的关系如何,还有当时的诗歌与盛唐诗歌之间、与宋代诗歌之间有怎样的关联等等。
在回瞻与沉迷之间 顾文豪 刊于2011年4月28日《时代周报》 今日口耳相传的关于唐代诗歌的分期“初盛中晚”,应归因于明朝高棅《唐诗品汇》的处理方法。高棅认为唐诗各体在三百年间各有衍变,呈现出“兴与始”、“成于中”、“流于变”、“陊之于终”四个阶段。在依时序按唐代纪...
评分 评分在回瞻与沉迷之间 顾文豪 刊于2011年4月28日《时代周报》 今日口耳相传的关于唐代诗歌的分期“初盛中晚”,应归因于明朝高棅《唐诗品汇》的处理方法。高棅认为唐诗各体在三百年间各有衍变,呈现出“兴与始”、“成于中”、“流于变”、“陊之于终”四个阶段。在依时序按唐代纪...
评分 评分在回瞻与沉迷之间 顾文豪 刊于2011年4月28日《时代周报》 今日口耳相传的关于唐代诗歌的分期“初盛中晚”,应归因于明朝高棅《唐诗品汇》的处理方法。高棅认为唐诗各体在三百年间各有衍变,呈现出“兴与始”、“成于中”、“流于变”、“陊之于终”四个阶段。在依时序按唐代纪...
补标
评分最有意思的还是白居易和李商隐朦胧诗的部分。欧文最大的意义是指出我们视为确定前提的一些东西其实靠不住,以及摘掉先行的意识眼镜再来看很多作品变得有趣多了(比如香草美人之喻的滥用真是没意思极了),至于他的推论是否正确倒不是很重要。他对很多词句的理解有问题,而翻译的存在十分明显,很多句子相当破碎。
评分补标
评分白居易部分最歡樂,從沒想到他會是個愛算數的俗人;李商隱部分我最愛,講得不能更透徹了。知識點很稠密,連續地讀,對我來說猶如一劑猛藥,我讀得眩暈
评分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