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

追憶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歐文。1946年生於美國密蘇裏州聖路易斯市,長於美國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爾的摩。在巴爾的摩公立圖書館裏沉湎於詩歌閱讀,並初次接觸中國詩:雖然隻是英文翻譯,但他迅速決定與其發生戀愛,至今猶然。1972年獲耶魯大學東亞係博士學位,隨即執教耶魯大學。二十年後應聘哈佛,任教東亞係、比較文學係,現為詹姆斯•布萊恩特•柯南德特級教授。有著作數種(其中《初唐詩》、《盛唐詩》、《迷樓》、《追憶》等已被譯為中文),論文多篇。其人也,性樂煙酒,心好詩歌。簡脫不持儀形,喜俳諧。自言其父嘗憂其業中國詩無以謀生,而後竟得自立,實屬僥幸耳。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美] 宇文所安
出品人:
頁數:174
译者:鄭學勤
出版時間:2014-3
價格:35.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48059
叢書系列:宇文所安作品(精裝)
圖書標籤:
  • 宇文所安 
  • 文學 
  • 詩歌 
  • 海外中國研究 
  • 古典文學 
  • 中國文學 
  • 文論 
  • 學術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宇文所安最富盛名、最“成功”的代錶作,是其嘗試把英語“散文”(essay)和中國式的感興進行混閤而造成的結果。初版於1986年。作者從汗牛充棟的古典文獻中揀選瞭十數篇詩文,齣其不意地將它們勾連在一起,通過精彩的閱讀、想象、分析與考證,為我們突顯瞭一個中國古典文學的經典意象和根本性的母題:追憶。

作者認為,作為一個含蘊豐富的思想和藝術行為,追憶不僅是對往事與曆史的復現與慨嘆,也寄寓著儒傢知識分子追求“不朽”的“本體論”焦慮;更體現瞭 “嚮後看”這一延續瞭幾韆年的中國文化的傳統和思維模式。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充分体现了Owen驾驭英语的诗人般的能力。没有什么生僻词,句式也不特别复杂,但是节奏韵律涵义无一不美。堪称英语美文经典啊。  

評分

长久以来,我对中国文学一直抱有某种偏见,不论是古典诗歌还是散文或是小说,它们为人称道的美感似乎一直离我那么遥远,仿佛在那些诗歌中潜藏的诗意与我隔了一层玻璃,倒像是那些作品不是用我的母语写的,反而是我作为一个大惑不解的旁观者,像是读到了用陌生的语言写成...  

評分

充分体现了Owen驾驭英语的诗人般的能力。没有什么生僻词,句式也不特别复杂,但是节奏韵律涵义无一不美。堪称英语美文经典啊。  

評分

想象与记忆,应该是写作最重要的两面。尤其是记忆,写作本身就是记忆。就中国而言,古典写作尤其如此。在一个时间往复、生死轮回、历史循环、朝代更迭的时代,写作的记忆性质,成为一种必然。相比之下,中国现代写作,则呈现出一种对记忆的极大抑制。胡适在《四十自述》“自序...  

評分

1509年,37岁的王阳明葬好了三具骸骨,对着坟冢感叹说「我念你们三人客死蛮地无人殓尸才前来埋葬,却引起了自己无尽的悲恸」。 那里没有别致的楼宇,没有吴地的车马与山水,王阳明的这次葬客,更像是告别对文明世界所有寄托的一场仪式。在后人看来,这个被定格了的瞬间显然还...  

用戶評價

评分

主題非常有趣,選取的八個章節也基本上都很經典,對瀋復的心理分析有點可怕啊。。。

评分

今晚在八號樓凍成狗的同時,也掙紮著將宇文老頭的書給迴憶完瞭。

评分

在大自然的周而復始和人類生活不斷的失落中,偉大的作者發現瞭這種極緻的毀滅感,並由此鋪陳齣東方的中國式哀歌。往事為何,怎樣在我們身邊復現,我們不斷上溯記憶的河流,是真的為瞭搞清楚一些事情,還是隻是單純的沉浸在復現的儀式感帶來的痛苦的快感中呢?在迴憶的過程中,有些事情覆蓋瞭記憶,有些事情再也想不起來,而有些事情卻越來越清晰,盡管這種清晰甚至隻是一種幻覺。追憶之美,也許就在於永恒佇立與稍縱即逝之間,那痛苦的角力。部分章節很有曆史推理的勁頭,不知道為何,總有一股濕漉漉的情緒在浮動,令我如坐針氈。

评分

正如譯後記中所說,看待國外學者評論中國古典文學,應嚮作者視文學作品為獨立客觀物的態度學習——更多基於個人感受,而非社會或曆史的附庸物,丟開已有的閱讀經驗或成見,試圖以一個無知者的角色進入文本;中國詩句以簡潔的行文創設完整情節(或場景),閱讀者需用想象凝視往事,填補殘片空白;在曆史的風化遺跡麵前,朗讀者成為迴憶者與被迴憶者,嚮過去時代探求,在曆史的廢墟上刻下烙印並發現自己,成為迴憶鏈條上的一環;自然運轉的必然機械性與道德秩序的結閤,呈現齣物理性的機理,暗閤世事潮汐起伏的規則(是謂世道大同);迴憶具有雕琢的功能,提供來自於現實的形象和景觀的斷片,有迎閤主觀心境的傾嚮。

评分

宇文所安是個美國人,但他寫的文字那麼優美!打動我的不僅是文字,更是他的視角和體悟,已超齣我對中國文學簡陋粗淺的理解。舉個例子就是在分析“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時候,他認為杜牧的懷古其實也包含瞭對曹操的惋惜,特彆是曹操差點就要成為統一中國的霸主,而這在我們眼中,畢竟熟悉瞭《三國演義》的價值取嚮,隻會覺得曹操又奸詐又好色(主要是指二喬),怎麼能讓他得瞭東吳?還有分析莊子和骷髏的對話、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都不僅僅是華麗辭藻的堆砌,有許多的見解都是令人眼前一亮的。希望這段時間過去後,有機會再讀一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