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宇文所安 文学 诗歌 海外中国研究 古典文学 中国文学 文论 学术
发表于2025-02-03
追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宇文所安最富盛名、最“成功”的代表作,是其尝试把英语“散文”(essay)和中国式的感兴进行混合而造成的结果。初版于1986年。作者从汗牛充栋的古典文献中拣选了十数篇诗文,出其不意地将它们勾连在一起,通过精彩的阅读、想象、分析与考证,为我们突显了一个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意象和根本性的母题:追忆。
作者认为,作为一个含蕴丰富的思想和艺术行为,追忆不仅是对往事与历史的复现与慨叹,也寄寓着儒家知识分子追求“不朽”的“本体论”焦虑;更体现了 “向后看”这一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思维模式。
宇文所安,一名斯蒂芬•欧文。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长于美国南方小城。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在巴尔的摩公立图书馆里沉湎于诗歌阅读,并初次接触中国诗:虽然只是英文翻译,但他迅速决定与其发生恋爱,至今犹然。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随即执教耶鲁大学。二十年后应聘哈佛,任教东亚系、比较文学系,现为詹姆斯•布莱恩特•柯南德特级教授。有著作数种(其中《初唐诗》、《盛唐诗》、《迷楼》、《追忆》等已被译为中文),论文多篇。其人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自言其父尝忧其业中国诗无以谋生,而后竟得自立,实属侥幸耳。
时间是我们领悟存在的境遇,它以流淌的光亮昭显幽深处的晦暗;对于这晦暗的不断企及拓开了一个回忆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无论是历史复踏的机械运转,还是私己追忆的强迫重复,都在冥冥之中被打上存在的烙印。这个烙印有一个宿命般的空洞,对于这空洞不断的增补编织成诗,编织成西西弗斯的去-在。这本书的选题平俗而动人,最初就像一块圆润细腻的琥珀,极易上手把玩,又在把玩中为树脂所包裹;随着入林渐深,挂角的羚羊投下阴影,追溯的无端、欲望的瘢痕、想象和实在的裂口也渐渐浮现。
评分正如译后记中所说,看待国外学者评论中国古典文学,应向作者视文学作品为独立客观物的态度学习——更多基于个人感受,而非社会或历史的附庸物,丢开已有的阅读经验或成见,试图以一个无知者的角色进入文本;中国诗句以简洁的行文创设完整情节(或场景),阅读者需用想象凝视往事,填补残片空白;在历史的风化遗迹面前,朗读者成为回忆者与被回忆者,向过去时代探求,在历史的废墟上刻下烙印并发现自己,成为回忆链条上的一环;自然运转的必然机械性与道德秩序的结合,呈现出物理性的机理,暗合世事潮汐起伏的规则(是谓世道大同);回忆具有雕琢的功能,提供来自于现实的形象和景观的断片,有迎合主观心境的倾向。
评分有几篇不错,有的就有点牵强。总的来说看老外写这种题材比我国中年男性下笔就一水的文化苦旅状还是要清爽许多。
评分有几篇不错,有的就有点牵强。总的来说看老外写这种题材比我国中年男性下笔就一水的文化苦旅状还是要清爽许多。
评分在大自然的周而复始和人类生活不断的失落中,伟大的作者发现了这种极致的毁灭感,并由此铺陈出东方的中国式哀歌。往事为何,怎样在我们身边复现,我们不断上溯记忆的河流,是真的为了搞清楚一些事情,还是只是单纯的沉浸在复现的仪式感带来的痛苦的快感中呢?在回忆的过程中,有些事情覆盖了记忆,有些事情再也想不起来,而有些事情却越来越清晰,尽管这种清晰甚至只是一种幻觉。追忆之美,也许就在于永恒伫立与稍纵即逝之间,那痛苦的角力。部分章节很有历史推理的劲头,不知道为何,总有一股湿漉漉的情绪在浮动,令我如坐针毡。
美国哈佛大学汉学家斯蒂芬。欧文(中文名宇文所安,他是田晓菲的丈夫)的专著《追忆——中国文学中的往事再现》最大的贡献是让我们认识到“回忆”不是与主体无关的“客观事物”,而是“我”和“过去”的关系。没有“我”的回忆,过去只是一片空白。“过去”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同...
评分读完《追忆》我脑中最先冒出的念头,是回想一下当我有冲动要写下一些文字的时候,那种冲动究竟是什么。记录下一些事,不想让自己忘记,想让自己在事过境迁后循着文字的印记仍然能触摸到当时的心情。有些文字会放在日志上,会希望有人看到,留言,回应。这样,当我一个人过生活...
评分九五年左右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后来曾一直寻找此书,终于在前几年才买到。 对于中国的古诗,有几种读法,我老人家的随手翻翻是一种品读,即随意读两首,闲来品品滋味。还有一些属于学读,即为了学到知识而读,把注释和点评都读了,尤其是点评,或学校老师的讲解,重在培养读者...
评分九五年左右的时候,看到这本书,后来曾一直寻找此书,终于在前几年才买到。 对于中国的古诗,有几种读法,我老人家的随手翻翻是一种品读,即随意读两首,闲来品品滋味。还有一些属于学读,即为了学到知识而读,把注释和点评都读了,尤其是点评,或学校老师的讲解,重在培养读者...
评分未竟全文,本不应妄下评断,以偏概全尔。此乃外国人写吾国诗事,全从意向起,痴恋花境中。若其本意于介绍吾国诗文于他国之人,此书甚佳。然翻译回输后,余只见满目纤弱,作凄凄怜怜小儿女语。 意欲还诗中原景,乃事倍功半之举。万千人有万千意向,岂能皆从尔所言哉?且诗所言...
追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