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口味

文明的口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知名曆史學者,倫敦瑪麗皇後大學環境史教授,塔夫斯大學西班牙史教授,傢喻戶曉的BBC 節目主持人。共有十多本著作,已翻譯成二十二種語言,包括《文明的力量》、《真實、真相、真理》、《改變世界的觀念》等。他有關海洋與殖民史的著作為他贏得不少榮譽,包括1997年英國國傢海洋博物館的凱氏奬章和1999年的約翰·卡特·布朗奬章。各書評媒體對他贊譽不斷,《文學評論》 說他是世界上最好的曆史學傢之一,《紐約時報》也將他比擬吉本、湯因比、布勞岱爾等曆史學大師。

出版者:新世紀齣版社
作者: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托
出品人:
頁數:284
译者:韓良憶
出版時間:2013-1-1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0563387
叢書系列:新世紀文庫·曆史係列
圖書標籤:
  • 飲食 
  • 文化史 
  • 曆史 
  • 飲食文化史 
  • 文化 
  • 吃 
  • 人類學 
  • 食物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餐桌前的愉悅屬於每一個時代每一個朝代,屬於每一個國傢每一天;它和我們生活中的其他愉悅攜手前進,甚至比它們更為持久。當我們失去其他的愉悅時,它卻仍伴隨在我們身邊,令我們感到欣慰。

通過本書,我們在餐桌上認識瞭整個世界。盤中物透露齣人類過去和現在的秘密:我們的角色、關係和社會地位。從茹毛飲血到饕餮盛宴,人類進步的曆史同時也是食物進化的曆史。紳士也好,野人也罷,究其根源,吃莫不是人類對上萬年來受製於自然的反抗和恐懼,而這種反抗又觸發瞭古老的問題:吃什麼?怎麼吃?人類上萬年文明的進程對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做瞭最好的腳注。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如果我看了这个封面,我一定会认为是很浮夸的那一类书,不会去看的。幸好我下的是电子书,没有封面。挺不错的,但就是有的地方翻译得很古怪,有些地方也缺乏解释。我明白翻译的作品很难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但是照直翻过来,而没有解释的话,根本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本来想...  

評分

有段时间,我迷上读逯耀东先生的文章,尤其是天南地北的写吃。那该是从多年前开始读夏元瑜文章时埋下的种子,每每在老盖仙谈北京的吃的文章里,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童趣。那明明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毫不相关的,也找不到任何渊源,多少能结合在一起的是童年时父亲带了在屏东胜利路...  

評分

有段时间,我迷上读逯耀东先生的文章,尤其是天南地北的写吃。那该是从多年前开始读夏元瑜文章时埋下的种子,每每在老盖仙谈北京的吃的文章里,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童趣。那明明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毫不相关的,也找不到任何渊源,多少能结合在一起的是童年时父亲带了在屏东胜利路...  

評分

有段时间,我迷上读逯耀东先生的文章,尤其是天南地北的写吃。那该是从多年前开始读夏元瑜文章时埋下的种子,每每在老盖仙谈北京的吃的文章里,感受到一种莫名的童趣。那明明是与自己的生活经验毫不相关的,也找不到任何渊源,多少能结合在一起的是童年时父亲带了在屏东胜利路...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我覺得翻譯的書名比原名確切得多。如果叫《食物的曆史》會有點掛羊頭賣狗肉的嫌疑,書中並沒有一個完整的食物發展曆史。但是確實比較清楚的描述瞭口味的曆史。也比較易於閱讀。

评分

小麥:地球的主人。

评分

食物百科全書。

评分

補/使用火,就是烹飪的開始。我們一直用火做飯,廚具與廚房的多種變化都是改良。而實質性的改變是微波爐,讓我們學會瞭用電磁波做飯,雖然味道很一般。烹飪讓人類吃熟食而不是吃生肉,這是人類從野蠻進入文明的標誌。盡管我們還會吃生蠔吃刺身,但這種生食也是強調製作過程和餐桌禮儀的。

评分

前三章寫得挺好,翻譯得也好。讀到後麵,信息量太大,對西方文明史不太熟悉的讀者來說,有點囫圇吞棗被噎到的感覺。尤其最後三章,稍顯雜亂,譯者也開始丈二和尚跟著亂瞭。而且作者非常非常自信,有些觀點過於武斷瞭,並且對東方的一些食物文化史似乎刻意迴避瞭很多,可能沒有西方史那麼得心應手。尤其第四章,沒寫好。不過,還是很值得一讀,是本好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